人民网
人民网>>港澳

补足创新生态圈,期待本土“独角兽”——专访香港特区全国人大代表、香港科技园主席罗范椒芬

2017年03月15日08:24 | 来源:新华网
小字号

  

  罗范椒芬接受新华网记者专访

  【在创新及科技方面,香港有自身优势,近些年也有较大成长,但也存在一些缺憾和不足。面对国家发展给香港提供的巨大机遇,香港要一步一步补足创新科技生态圈,包括更新观念、完善法制等等,为创新科技发展创造更好的土壤、提供更多的养分,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能培育出香港自己的“独角兽”。(对于在较短时间内估值即超过10亿美元的初创公司,投资界称之为“独角兽”)】

  香港特区全国人大代表、香港科技园公司董事局主席罗范椒芬女士日前在北京接受新华网记者专访,将她对香港创新和科技发展的理念和期许娓娓道来。

  目标明确 香港创新科技氛围日渐浓厚

  罗范椒芬说,早期香港只有特区政府设立的孵化器,而随着创新科技氛围日渐浓厚,目前全港的孵化器类企业已超过50家。

  据罗范椒芬介绍,作为香港创新科技发展的一个缩影,香港科技园的发展近几年可谓蒸蒸日上。目前科技园已启用的建筑面积超过300万平方英尺,并已开始第四期建设。在技术方向上,香港科技园主要侧重电子、信息科技、绿色工业、生物科技、新材料和制造等五个方面。

  罗范椒芬说,香港在创新科技方面起步较晚,资源和力量也相对有限,为此,科技园确定了三个主要的技术应用领域:一是应对健康老龄化。香港社会面临老龄化的问题,科技可以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再生医学可以治疗药物和外科手术难以处理的慢性病症。如果有新的科技在香港试验成功,可以推广到同样面临老龄化问题的国家和地区。

  二是打造智慧城市。香港地域小、人口密,行政高效,法制健全,有利于香港作为智慧城市应用科技的实验室。试验成功可以把经验和方案向内地以及“一带一路”沿线上的城市推广。

  三是发展机器人。在这个方面又侧重医疗方面的机器人,目前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的医学院和工程系在这些领域都有一定的积累和成果。

  香港各界也日益重视创新科技的发展。例如,从2015年开始,香港每年都举办国际创客节,已成为国际化、高规格创新创业的盛会,为鼓励香港青年投身科技创新发挥了积极作用。

  此外,科技部还批准香港城市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新建5所“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香港分中心”。目前,香港共有6所分中心。此外,香港有1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伙伴实验室,研究领域涵盖多个学科。

  罗范椒芬发言(资料图片)

  找准定位 扮演好“试验田”角色

  据罗范椒芬介绍,经过16年的发展,香港科技园的功能已从最初的为企业提供场地,发展成为以培育和孵化公司为主。目前进驻科技园的620多家企业中,初创公司有258家,而其中六成来自香港本地,其余四成来自中国内地以及海外20多个国家。

  为做好培育、孵化功能,科技园为初创公司提供一系列服务,包括专家服务团队指导,与资金的对接,组织企业到内地和国外进行交流、考察和推广,为新产品提供园区内的试用等等。

  她说,在科技部的支持下,香港科技园还跟北京、上海、天津和深圳等4个内地城市签了协议,可以让初创公司去这些城市的创业空间去软着陆、去落户。

  “我们还会帮助园区内的相关初创公司在香港本地寻找应用项目同时也发现商机。比如我们带一些公司去参观本地的养老院,启发他们结合实际思考有什么新产品可以改善老人的生活”,罗范椒芬说。

  面对来自内地以及国际的激烈竞争,香港如何体现自身在创新科技方面的特色呢?罗范椒芬表示,香港拥有6所研究型大学,他们在科研方面都各有所长。而在创业园区的建设上,香港科技园拥有自己的实验室,能够为初创企业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香港还有面向国际的优势,可以提供一个平台,汇聚香港、内地和世界顶尖的研发机构,促进创科发展,开拓更多商机。

  深港河套地区:以深圳河为界,右边为深圳,左边为落马洲香港河套地区。这里将建设“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南方日报记者 鲁力 摄)

  补足短板 催生本土“独角兽”

  目前,国家已确定将积极推动香港建设成面向国际的国家级科技创新中心。此外,香港和深圳两地不久前签署备忘录,将合作推进在占地87公顷的落马洲河套地区发展“港深创新及科技园”。罗范椒芬认为,这些都是香港创新科技发展的巨大机遇。

  而为了更好地抓住机遇,香港还需要抓紧补足一些“短板”。罗范椒芬说,长期以来,香港社会对于创新科技来说,环境和氛围是偏保守的。比如一度只重视金融、营商等行业,而忽略了科技创新。比如她自己,最早是学化学专业的,但毕业后并不太好找到合适的对口工作,后来才改换专业继续深造并进入政府部门工作。

  所以,包括政府部门在内的社会各界,都应为创新科技的发展提供更多的资源、机会和支持,让大家看到除了经商、金融等行业之外,从事有关科技的工作同样是大有前途。“香港的经济需要多元化发展,年轻人各有所长,不能全都推他们去做金融。”

  罗范椒芬说,观念的改变需要从娃娃开始做起。为此,科技园想方设法去做学校老师和学生家长的工作,比如邀请老师或家长带孩子们到工作坊参观机器人产品,“孩子们对机器人都很好奇”,这样可以帮助他们提高对科技创新的兴趣和认识,逐渐改变大家对科技创新的冷漠和偏见。

  配套的法律、投资环境也必不可少。谈到这里,罗范椒芬对阿里巴巴、大疆与香港的失之交臂还颇为惋惜。她说,下一步应该加强“官产学研”的结合。在落马洲河套地区这个新的创新空间里,香港就可以开展这一探索,以充分发挥香港联结国际的优势,有效整合全球科研资源和商业模式,打造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科技平台。

  日新月异的科技创新,已成为席卷全球的时代大潮,也由此诞生了一大批创科企业新星。“希望我们也能尽快培育出香港自己的‘独角兽’!”罗范椒芬说。(张勇)

(责编:侯和君(实习)、刘洁妍)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