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港澳

拓宽再腾飞的“跑道”(“港人治港”系列报道)

——香港大型基建项目巡礼

本报记者  冯学知
2017年06月09日05:19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开栏的话

  20年前,“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率先在南海之滨的香港落地开花。20年来,香港充分发挥“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审时度势,在风云变幻中稳步前进,实现了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

  本报即日起推出“港人治港”系列报道,带您全方位领略香港在城市建设、社会管理、经济发展等方面的成就与经验,敬请关注!

  

  1998年7月6日,位于大屿山的香港国际机场正式启用,取代了已经饱和服役多年的老启德机场,稳固了香港国际航空枢纽的地位。谁曾想到,短短20年,人们口中的香港“新机场”也快饱和了。

  “现有两条跑道的吞吐量在一两年内就饱和了,我们现在正在新建第三条跑道,相当于在原有机场旁边再造一个机场,这是个大工程,预计需要8年的时间。”特区政府署理运输及房屋局局长邱诚武说道。

  其实,除了邱诚武提及的机场第三条跑道,在香港这个“小地方”,同时在建的大工程还有知名度颇高的三项:广深港高铁香港段、港珠澳大桥、西九文化区。

  “一头连着内地,一头连着世界”

  “香港地理位置重要,因为我们一头连着内地,一头连着世界,现在我们要让这种连接变得更紧密。”提起香港的基建布局思路,邱诚武认为看准香港的优势和需求至关重要。

  如果说建设机场第三条跑道是为了拓宽与世界联系的广度,那么广深港高铁香港段、港珠澳大桥则承担了加强香港与内地联结深度的任务。

  在广深港高铁香港段石岗动车停放处,由中国中车生产的两辆崭新的动车正准备开出车库,测试新修好的铁路。据路政署铁路拓展处处长陈派明介绍,经过7年施工,广深港高铁香港段全程26公里的双洞隧道施工已经基本完成,预计2018年第三季可以正式通车。“我们预期,当广深港高铁完成以后,可以大大缩短内地与香港的交通时间。”陈派明拿出地图作详细的说明:高铁将来从西九龙站出发,向北去福田站是14分钟,去深圳北站是23分钟,去广州南站是48分钟。在深圳北站可以接驳杭福深客运专线,在另一个枢纽站广州南站可以接驳武广高铁。“希望接入国家高铁网,可以促进香港和内地的紧密联系和长远发展,加强香港在国家全局中的战略地位。”陈派明表示。

  “香港跟珠江东岸陆路的联系是很好的,但在珠江西岸,陆地没有直接连通,只能绕路。” 谈到港珠澳大桥,邱诚武同样认为,缩短香港与内地的交通时间是基建最主要的目的,“现在从珠海到香港差不多要4小时,打通这个大桥直接过去只要45分钟。将来香港的港口腹地不但可以到珠江的西岸,也能到广东的西边、广西或海南”。

  除了物理上的连接,西九文化区管理局营运总裁陈惠明认为,“文化上的连接同样很重要”。尽管西九文化区目前还是一片工地,但陈惠明似乎已经看到了它建成之后的样子。“园区入口的戏曲中心,将来要上演粤剧、京剧、昆曲等50多种剧种;综合演艺剧场要安排国际顶尖艺术团演出;自由空间将产生更多现代、前卫的艺术……”

  在香港这样的寸土寸金之地,西九文化区所处位置堪称黄金地段,原本是填海填出来用于商业开发的。作为世界少有的大型文化区项目,陈惠明认为这是个了不起的大手笔,体现了香港的发展“野心”,“世人只知道香港是航运中心、金融中心、购物天堂,将来大家还会知道,香港也是连接中外的文化中心”。

  “隧道施工能遇到的难题我们都遇到了”

  “经过市区、郊区、湿地,穿过花岗岩、复合土、软土、溶洞等地质,要综合使用盾构机法、矿山法、明挖回填法等多种施工方法……”采访广深港高铁香港段的项目发展经理林卫华,记者也学了一堆工程术语。少有人能理解,区区26公里的隧道施工,为何需要平均每天9000名工程人员干7年?“因为在地底下建造,会遇到很多不可预测的困难,要花大量时间协同施工,可以说,隧道施工能遇到的难题我们都遇到了。”林卫华解释道。

  遇到施工难题的不只是隧道,高铁香港段唯一的车站西九龙高铁站的建设,同样考验着项目管理方的智慧。比如,香港地面空间紧张,像高铁站这样的大型设施该怎么建?“车站是在地下的,车站周边原有的道路也设计为沉到地下,这样可以释放出更多地面空间给市民休憩。”面对疑问,林卫华来到西九龙车站模型前作出解答,四层的车站全部在地下,露出地面的则是由9组大型支柱、4000多块大型玻璃组件和1.6万多块铝板组成的玻璃天幕。天幕不仅能够让自然光照进车站,顶部还可以作为欣赏维多利亚港风景的观景台。

  西九文化区克服施工难题的方式同样巧妙。“说出来你可能都不信,演艺综合剧场是建在弹簧上的。”看到听者惊讶的表情,陈惠明颇为得意。他进一步解释道,西九文化区地下有3条地铁线和1条高铁线,“震感十足”,建在弹簧上是防止震动声传到剧场里。

  “我们的目标是建全世界最环保的机场”

  尽管地理空间狭小,施工条件困难,却丝毫不影响香港人对先进建设理念的追求。

  “香港这么小的地方,我们一方面要发展,一方面要保护环境,这个很重要。”邱诚武坦承,兴建机场第三条跑道的全部650公顷土地都要通过填海造地获得。“过去填海的方法,要把海底的淤泥全都刮掉,对整个水体都会产生不大好的后果,鱼类等可能跑掉或死亡。”现在填海将采用最新的“深层水泥拌和法”,打个水泥基座,不用刮掉海底淤泥,也不会破坏海底生态。“这一片有很多中华白海豚,希望填海结束后它们还能再游回来。”邱诚武说道。

  在西九建文化区,成本高昂,如何保证设施使用率?这是不少人最初质疑该项目的主要理由。“西九文化区同周边是连起来的,它不仅是一个文化区,40公顷土地有不同的用途,除了主要的文化设施,还有配套的住宅、餐饮、零售。不只是白天有活动的时候有人,晚上也会有很多人。”陈惠明表示,西九文化区采取了“城市中的公园”的设计理念,不同地段有不同的功能,一幢房子里也有不同的功能区。“我们欢迎各种创意,只要不违法都可以在这里实现。这里将来不只是文化园区,也会是充满活力的公园和创意特区。”陈惠明信心满满。


  《 人民日报 》( 2017年06月09日 11 版)

(责编:冯粒、常红)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