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廉政公署多管齐下肃贪倡廉,防贪拒贿观念在港深入人心
“40多年了,一刻不敢懈怠”(“港人治港”系列报道)
去年9月,商人陈某因欲送银行职员一瓶价值1350港元的香水,被控行贿罪,九龙城裁判法院判他即时入狱6个月,一时间引发关于香港“廉洁城市”的热议。
这则普通的法治新闻显示,防贪拒贿的观念在香港深入人心。香港廉政公署(以下简称“廉署”)社区关系处助理处长陈洁云说,以2016年的调查结果为例,几乎所有受访者(99.2%)都认为保持社会廉洁对香港整体发展非常重要,若以0分代表完全不容忍贪污、10分代表完全容忍,受访者容忍贪污的程度平均分只有0.7,几近“零容忍”。
惩治、预防及教育并重,廉署三管齐下肃贪倡廉
在本文开头提到的案例中,商人陈某到香港旺角汇丰银行办公室与银行职员讨论为自己的公司开户,其间试图向助理经理赠送香水,以换取申请流程上的便利(少交文件),助理经理拒绝并向银行管理层报告,后来又报给了廉署。
在庭上,陈某解释称,“我当时是出于贪心想交个朋友,希望法庭轻判。”面对求情,主任裁判官罗德泉坚持从重判刑并表示,“轻判可能冲击本地的廉洁制度。”
2017年初,透明国际组织公布最新年度调查,香港地区的国际廉洁度在全球排名第十五位,较上一年上升3位。相比于上世纪70年代街头巷尾的贪腐横行,如今的香港已成为国际上公认的廉洁城市之一。陈洁云表示:“廉政公署成立40余年来,我们一刻都不敢懈怠。”
早在上世纪90年代,香港便已跻身世界最廉洁城市之一,20年来,廉洁程度有增无减。香港城市大学法学院教授林峰认为,香港在短短20年间的巨大变化,廉署功不可没。陈洁云表示,香港社会公众整体对贪污保持着相当高的警觉性。在廉署近年接到的贪污投诉中,逾七成是“愿意提供其个人资料”的具名举报,“可以看出香港市民对廉政公署的信任”。
廉署雷厉风行肃贪的另一面,是和风细雨般营造廉政文化。林峰解释,使命为“肃贪倡廉”的廉署,多年来一直通过三管齐下的方式反贪,包括惩治、预防及教育,并分别对应设置执行处、防止贪污处及社区关系处等三大分支机构。在他看来,“三管”之中,惩治毋庸置疑要非常严格,但廉署真正希望做的却是通过预防及教育,在社会中培养一种“市民根本不愿去行贿、受贿”的诚信意识。
市民抽签参观廉署,1600多名义工宣传廉洁文化
廉署在香港市民心目中既威严又神秘,这为宣传廉洁文化提供了契机。每年,廉署举办开放日,让公众人士、媒体记者前来参观办公大楼的各项设施。市民最感兴趣的是录像会面室、列队认人室、展览厅、枪械设备等。今年,廉署收到1.6万多份参观申请,经电脑抽签选中的只有1400份。
“为了营造‘全民诚信’的社会环境,社区关系处主动接触各行各业,包括政府部门、商界、专业人士、学校以及新来港人士和少数族裔等。”陈洁云向记者介绍说,在接触不同界别的人士时,廉署往往会根据需要,选择最适合该类人群的宣传及教育方式。
以学生群体为例,廉署联同香港话剧团、中英剧团等演出机构在不同中学内以“廉政互动剧场”的形式,将一个个廉洁小故事搬上舞台,寓教于乐,使学生从生动活泼的剧场故事里,意识到贪腐的恶劣和廉洁的重要。陈洁云说:“有些小朋友的代入感很强,甚至会在观看演出时举起手,希望去‘惩治’故事中的那些反派角色。”
针对政府部门的公职人员,廉署则会采用相对严肃的工作坊、防贪讲座、培训等形式来宣传廉洁文化。陈洁云介绍说,目前廉署已与特区政府公务员事务局合作开发了全方位的网络学习平台和警示短片,教授内容包括利益冲突、公职人员行为失当等,“另外由于职级的不同,公职人员面临的贪腐风险也不尽相同,在我们的宣传教育工作中也必须考虑到这一点”。
成立于1997年的义工组织“廉政之友”则是廉署工作中最有力的伙伴,该组织现在已有1600余名会员,20年来共为廉署提供了超过6万小时的义务工作服务,包括深入社区宣传廉洁文化、协助搞活动等。陈洁云直言,看到这么多热心市民身体力行参与倡廉,“既感动又欣慰”。
反贪电视剧屡创高收视率,演员不计报酬传递正能量
反贪内容的电视剧往往创造高收视率,当一些内地反腐题材电视剧热播时,香港也有不少观众连夜追看,包括廉署职员。
实际上,以电视剧的形式宣传“肃贪倡廉”,廉署于1976年就推出首套反贪电视剧《静默的革命》。陈洁云打趣说,香港的“廉政剧集”,“应该算是连载时间最长的连续剧了吧!”
40年来,这些“廉政剧集”已成为深植于香港市民脑海中、逢出必看的高收视电视剧之一。“我们所拍的是戏剧故事,并不是纪录片”,廉署社区关系处总传媒宣传创作主任罗香兰告诉记者,所有的故事都是基于真实案件的再次创作,且必须在该案件的法律程序全部完成(最终判决结束)之后才可以进行拍摄。
如何选择合适的故事来拍摄?罗香兰说,一般会根据真实案件在社会上的轰动性来决定,“选故事容易,难的是后面一系列的资料搜集”。
担任剧集监制的罗香兰向记者回忆拍摄前的准备工作时说:“我们必须先咨询廉署执行处的意见,在确认所有法律程序完结后,才会同编剧一起找负责案件的主管‘拿料’。”由于案件卷宗不可公开翻阅,罗香兰和编剧只能通过与主管的谈话记录来寻找灵感,“但其实聊天会比看卷宗更有趣,曾有主管描述抓捕过程中对方的声音和动作,这些细节能给拍电视剧加分”。
廉署监制的“廉政剧集”每2至3年拍摄一次,前期工作约需1年。陈洁云介绍说,廉署的宣传经费并不多,所以不会按照市场价格聘请导演、编剧和演员,“因此很感激这些艺人愿意不计报酬地与廉署一起,为社会宣传正能量”。
以《廉政行动2016》为例,其首播及重播的总收视率达950万人次,叫好又叫座,由本地艺人饰演的廉署工作人员形象也得到市民的一致好评。陈洁云表示,“拍摄电视剧的目的不是哗众取宠,而是真正尽到教育大众的责任”。
《 人民日报 》( 2017年06月19日 11 版)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