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港澳

同心创前路 掌握新机遇(纪念香港回归20周年·人物访谈)

——访香港特区候任行政长官林郑月娥

本报记者 连锦添 张庆波
2017年06月21日05:07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林郑月娥接受国务院任命返港后,旋即埋头做候任工作。距离她正式就任的日子已屈指可数,任务繁重而紧迫。

  在中环冠君大厦候任特首办,林郑月娥接受本报独家专访时精神饱满。足下这片太平山下的土地,正是这位“湾仔的女儿”生长、成长、打拼的地方。在她关于香港过去、现在、未来和经济民生等一系列问题的回答中,我们看到了这位被誉为“有心、有力、有承担”的新一任行政长官,对贯彻落实“一国两制”和推动香港发展充满信心,已做好准备带领市民,把香港建设成充满朝气、生活富足的城市。

  记者:外界对候任特首办有些好奇。可否介绍香港的候任特首是怎样候任的,要做哪些工作?

  林郑月娥:我在7月1日正式就任前,有很多事情要办。基于工作需要并按照惯例,现届特区政府为下一任行政长官筹建了候任特首办。三个多月的工作非常繁重,主要有四个部分:首先是组成一个班子,按照基本法规定提名新一届特区政府的主要官员,报请中央政府任命。第二是与现届政府进行顺利交接,定期与现任行政长官梁振英讨论交流。第三是按照我在选举期间提出的政纲做筹备工作。第四,要跟各界联系,建立各种关系,包括与立法会的议员。

  记者:香港回归20年,正进入“50年不变”的中期。在这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上担任特首,当您接过中央政府任命书的时候,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林郑月娥:我的感受可以用四个字表达:任重道远。其实任何时候担任香港特区的行政长官,都要肩负很重的责任。按照基本法规定,行政长官既要向香港特别行政区负责,也要向中央人民政府负责,人们对行政长官有很大的期盼。特别是回归20年的香港正处在一个很关键的时刻,更需要我们掌握面前的机遇,把香港的经济搞得更好,也要让香港的市民享有更好、更优质的生活。

  记者:正如刚才所说,行政长官要向两个方面负责,您怎样做好其中的桥梁角色?

  林郑月娥:这就要求行政长官全面准确地落实基本法,一方面向中央人民政府全面详细地反映香港的情况,同时把中央对于特区的政策清楚无误地向市民说明。我将做好沟通,这非常重要,我认为“两制”没有根本的分歧,保持香港繁荣稳定是两个方面都有的共识,大家都希望香港居民的生活越来越好。

  记者:如何理解“一国”与“两制”的关系,您认为“一国”之内“两制”的相处之道是什么?

  林郑月娥:我看最准确的就是要回归基本法也就是“一国两制”的初心。香港回归了祖国,是祖国一个不可分离的部分,在“一国两制”的顶层设计下,香港被允许保留资本主义的制度、法律体系、金融体系以及特有的生活方式等,过去20年的实践已充分证明,“一国”之内“两制”完全可以共存共赢。现在随着国家不断深化改革开放,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推进和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起步,香港将会获得更多发挥“一国两制”优势的机遇。

  记者:香港回归20年了,您认为哪些是不变的,哪些是变化了的?

  林郑月娥:我看不变的就是对“一国两制”的信心和肯定,无论是中央政府还是香港社会,都非常重视而且坚定不移地去贯彻落实。同时,每一个经济体系也都需要改变,以应对周边地区竞争力的加强。香港的“变”就是要不断提升竞争力,去巩固,去提升。未来经济充满不确定性,挑战多多,香港必须先装备好自己。

  记者:您在竞选的时候以“同行”作为竞选口号。它的具体含义是什么,如何同行?

  林郑月娥:之前有一段时间,有人感觉到香港社会比较分裂,好像大家意见很不同,很难同心做一件事情,所以我提出了“同行”这个口号。它的英文还有一层意思:增强联系。具体来说,就是要增强政府与市民的联系、特区与中央和内地的联系,也要加大与海外的联系,比如签订自由贸易、金融合作协定等。

  记者:管治一个地方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有句俗话叫“按下葫芦起了瓢”。您上任后如何顾及各方诉求,获得最佳的施政效果?

  林郑月娥:在我的竞选口号“同行”以下,还有三个关键词:关心、聆听、行动。政府必须关怀各界,多方聆听,积极作为。上任之后,我会跟各界保持紧密联系,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无论是教师、社工、医生还是商界,特别是商界里的中小企业,我们都会认真了解其需求,制定有利于他们发展的政策,并落实到行动上。

  记者:近年香港GDP在全国的占比变小,有人认为,相比邻近一些高速发展的地方,香港显得“原地踏步”,您觉得这种说法成立吗?

  林郑月娥:香港的经济属于比较成熟的形态,要求它每年实现大幅度的增长是比较困难的。当然我对香港现在每年2%左右的经济增长也不满意,希望可以做得更好。为此,我在竞选的时候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和措施。政府角色方面,以前强调香港是个自由经济体,政府最好不干预,但是现在要增强香港的竞争力,应该“两只手一起做”,一方面是市场经济、自由体系,另一方面是政府的作为。比如,要增加本地的科研投入,鼓励企业投放更多资源,政府在税务上就要提供支持;要吸引更多专才到香港服务,入境政策及其配套措施就要跟上。

  记者:您在政府任职36年,对香港18万公务员团队怎么评价?

  林郑月娥:香港的公务员团队忠于职守,非常优秀。由于中央授权香港高度自治,这里的很多情况比一般的地方要复杂些。我们要贯彻执行国家的政策,也要制定执行特区的政策,包括守护好这个国际大都会的优良秩序,地方虽小,管理的事情却非常多。我对香港的公务员包括纪律部队非常赞赏。但也要看到,现在公务员面临一个很大的挑战,在使用科技方面,在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服务需求方面,都要求香港公务员不断创新,能在资源限制下有效地回应市民的诉求。

  记者:在正式就任行政长官后,您会把施政重点放在哪些方面?

  林郑月娥:我在竞选期间提出有三个方面需要优先处理,未来施政重点也在这些方面。第一是土地房屋。香港的房地产太贵,很多市民难以买房,这会影响社会稳定。其实土地房屋已经是本届政府的重点,也做了大量工作,但未来五年还得加大力度。第二是教育。教育是百年大计,是香港未来发展最重要的投资。第三是经济发展。还有,香港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未来20年65岁以上人口数量还要翻一番,怎样让老人得到更好的医疗和照顾服务,也是我非常关注的。

  访谈结束时,林郑月娥书写“同心创前路、掌握新机遇”。她说:“用这句话来勉励自己,也送给人民日报的读者朋友。”


  《 人民日报 》( 2017年06月21日 09 版)

(责编:王吉全、刘洁妍)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