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港澳

“同心创前路 掌握新机遇”(港澳在线)

——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成就展侧记

本报记者  冯学知
2017年06月29日04:36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观众与展厅内陈列的公仔合影。
  本报记者 冯学知摄

  6月27日,为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推出“香港回归祖国二十周年——同心创前路 掌握新机遇”成就展。展览在一层南1展厅面向公众免费开放,并将持续到7月16日。

  开展首日上午,不到11点,展厅就已经人头攒动。“看来待会儿要考虑限制人流了。”特区政府驻京办助理主任黄敏笑言,没想到头一天会有那么多观众来参观,虽然是工作日,但观众的热情让她有些喜出望外。展厅入口处有一个名为“同心圆”心跳收集装置,象征着两地民众心连心。入场的观众都会把手放上去贡献自己的心跳,显示屏上的数字不断攀升,到11点左右已经破万。“我都不敢想象三个星期后会有多少,可能是百万,也可能会更多,我很期待。”黄敏说。

  本次展览分为十个单元,共展出40余件(套)展品、40多段视频及230多张照片,现场还有模型、多媒体制作和互动装置,图文并茂,全方位向观众介绍香港多姿多彩的城市面貌、最新发展,以及未来的发展蓝图。

  新疆的刘女士带着小学刚毕业的孩子到北京游玩,记者遇见她时,她正在第一单元“一国两制”前给孩子做讲解。“之前就有关注过香港回归20周年,没想到今天正好碰上了,儿子又很好奇,就带他进来看看。”刘女士表示,孩子想知道什么是“一国两制”,让她很高兴。就在刘女士接受采访的这会儿工夫,她的孩子已经被吸引到人气最旺的“回到20年前的自己”拍照体验区了。

  拍照体验区是位于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中间的一片圆形区域,在一台嵌入墙壁的显示屏前,已经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借助人脸识别系统,观众只需站在镜头前按要求操作,系统便会生成自己20年前的照片。

  “20年前我都51岁了,哪儿有这么年轻?”从体验区走出来的曾女士笑着“抱怨”道。她昨天从新闻上看到了有这个展览的消息后,便拉着同伴一起过来。“我们当年是香港回归这一历史时刻的见证者。”曾女士回忆道,20年前香港回归时她是一名中学老师,还跟家人一起看了直播。同行的李女士也透露,她的叔叔就在香港,回归前要去香港很困难,现在走动就很多了。“香港回归祖国了,我们亲人之间见面也就方便了。”李女士说。

  已经退休的北京张大爷今天专程来参观香港回归20周年展览,在第三单元“一起紧握新机遇”前,他看了很长时间。“我觉得‘一国两制’的实践是非常成功的,香港跟着国家一起发展,多好啊!”得知记者要采访,张大爷忙摘下老花镜,颇为激动地说道。8年前从一家事业单位退休之后,张大爷就很关注香港,他说,国家发展得越来越好,香港也会越来越好。“有今天这样的局面很不容易,大家都应该珍惜。”

  正在中科院研究生院读研一的赵轩和何晔宇,在“我是大明星”拍照体验区把每一张香港电影的老照片都看完了。“我们俩都很喜欢看电影,小时候看了很多香港的电影和电视剧,所以看到这些觉得很亲切。”赵轩说。不过,谈起这次参观印象最深的单元,两位女生却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一起紧扣相连”。“港珠澳大桥工程那么浩大,那么复杂,能把它完成是件特别了不起的事情。”何晔宇这样解释。对于下学期就要搬到广州的她们来说,对这一单元感兴趣还有些个人原因:“广深港高铁通车后,从广州去香港就很方便了。”

  在第六单元“一起携手经历”,陈列着一面四川“5·12”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指挥部赠送给香港搜救队的锦旗。在锦旗前,来自成都的沈女士正给丈夫和10岁的女儿拍照。“四川人对香港还是很有感情的,地震之后给了我们很大帮助。”沈女士觉得,他们一家人能在到北京旅游时赶上香港回归20周年的展览,也是跟香港的缘分。“听朋友说有这个展览,我想我们一定要过来看看,主要是想让女儿多了解香港。”

  “70和80年代的内地人认识香港更多是通过粤语歌,90年代人们会看到香港是商贸和金融中心,千禧年后两地的距离越来越近,两地民众也会发现彼此的差异甚至会有不理解的地方。”黄敏表示,策划这个展览不只是想展示香港的发展成就,也是想让内地民众通过图片、实物甚至和工作人员交谈,更多认识香港。“大家最终会发现,两地只是制度不同而已,我们的心是在一起的,是为同一个目标奋斗的。”黄敏说。


  《 人民日报 》( 2017年06月29日 19 版)
(责编:白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