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港澳

“每声警铃都可能关乎生命”——记香港特区政府飞行服务队

2017年09月11日08:33 | 来源:新华社
小字号

坐落于香港赤鱲角国际机场西南端的香港特区政府飞行服务队基地内,每当警铃响起,意味着又有紧急救援任务,当值人员立即行动起来:到指挥室收取行动资料,到装备室穿戴救援装备,带着救援所需器材登上直升机。

旋翼转动,轰鸣响起,飞机载着由飞行员、绞车手和拯救员组成的救援小队起飞,目的地可能是险峻山崖、茫茫大海、熊熊火场、风暴中心……

飞行服务队1993年4月1日投入服务,如今作为特区政府辖下一支纪律部队,拥有包括约80名飞行行动人员在内的200多名成员、4架定翼飞机和7架直升机,为特区政府各部门提供24小时紧急支援服务,主要包括搜索拯救、伤者救护、扑灭山火等。

据统计,截至5月17日,飞行服务队今年已执行275次搜救行动、1048次空中救护活动和38次灭火任务。

8月底至9月初的两周内,香港连遇3次台风,其中强台风“天鸽”还导致香港天文台5年来首次发出“十号风球”这一最高级别热带气旋警告信号。强风、暴雨、涌浪导致不少船只搁浅、断裂或沉没。

仅在台风“天鸽”和“帕卡”来袭期间,飞行服务队就出动定翼机4架次、直升机17架次,在海上救起约60人。

回忆起“十号风球”下开展救援的情景,加入飞行服务队20多年的飞行员邓成东连呼“不同寻常”。他告诉记者,由于当时下大雨且风向和风力不稳定,直升机须转移到机库后面的避风处才得以起飞。“这是非正常状态下的起飞方式,平时不会这样做。”

“天鸽”来袭当天午后,飞行服务队得知18艘船在香港和澳门之间海域搁浅、大量船员待救,先后派出全部3架“超级美洲豹”直升机和一架“海豚”直升机。

邓成东说,为了利用天黑前相对有利搜救的时间尽可能多救人,直升机在完成一次搜救返回基地后立即重新加油并再次出发,短短数小时内总共出动8架次,对这支规模并不算大的救援队伍而言也是“很不寻常的情况”。

次日天一亮,飞行服务队再次出动,继续在漂满杂物的海面和离岛岸礁上搜寻。连续两天参与搜救行动的直升机拯救员莫景扬说:“实在有很多船和人(需要搜救),我们就一直找找找。”

从台风期间,行动人员头戴设备拍摄的几段视频中,能够看出救援过程的艰险:悬停于十几米高度的直升机在狂风暴雨中颠簸,拯救员沿钢索下降至巨浪拍打下不断倾斜摇晃的船甲板上,吊运担架上升时随乱流不停逆时针打转,绞车手从机舱探出身子握紧钢索以稳定担架,拯救员手腿并用护住担架以防撞击……

飞行服务队基地大楼里挂着不少感谢牌,大多来自周边国家和地区的获救者和获协助部门。飞行服务队的职责范围涵盖香港以南700海里的海域,除了响应本地相关部门的救援请求外,也为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救援需求提供协助。

除了海上,占香港相当大面积的山地也是飞行服务队时常展开救援行动的地点。飞行员李嘉荣说,不少香港市民爱好行山,在山上遇险时经常需要直升机协助救援,因此飞行服务队在节假日通常更忙。

飞行服务队丰富的山地救援经验曾在2008年汶川地震救援中发挥重要作用。在为期3周的救援作业中,飞行服务队共出动26架次,救出96人,运送大量救援人员和物资。

李嘉荣说,在地势复杂的山地,不论是悬索救人还是降落后再施救,对直升机而言都存在飞行风险。因此,飞行服务队在香港多处山地和离岛开辟停机坪,以确保待救者和行动人员安全。

“安全”是行动人员在采访中提到最多的字眼,也是飞行服务队在介绍自身使命时反复提及的,而确保安全的途径之一在于完善的培训机制。

据拯救员廖贵兴和莫景扬介绍,新进飞行服务队的行动人员都要经过一系列培训,包括飞行知识、地理知识、机上设备使用、医疗急救技能等,飞行员和空勤人员的配合训练也实现常态化,且定期考核。“只有平时训练到位,才能确保紧急时刻的安全。”

此外,飞行服务队大约在10年前启用一套量化风险评估标准,以更科学系统的方法确保行动安全。邓成东说,每次执行任务前,行动团队要对天气、飞机状态、飞行员疲劳程度、距离天黑时间、目的地环境等因素进行量化评估,以确定行动风险。

同时,行动团队还会评估如何克服其中一些困难、可能取得多大成果,“像这次‘十号风球’,虽然属于‘高风险’,但也是‘高成果’,所以我们就要尽全力去做”。

力求风险与成果的最佳平衡,是飞行服务队每次搜救都要面临的挑战,也让行动人员体味这份职业的意义。

正如莫景扬所说:“我们每次接到搜救任务,每次出动,可能都关乎一个人的生命,及其背后的一个家庭。把他们安全带回家,让我觉得自己帮到别人,对社会有贡献。”(记者 郜婕)

(责编:赵嘉伟(实习生)、刘洁妍)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