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港澳

金融创新在粤港澳大湾区前景广阔

2018年04月02日15:57 | 来源:新华网
小字号

粤港澳大湾区因其丰富的创新因子、成熟的资本市场、完备的产业体系,成为金融科技及业务创新的港湾。层出不穷的创新理念和模式正在发挥日渐重要的市场角色,不仅改善了湾区的金融生态,也将创新效应延伸至“一带一路”等更为广阔的空间。

金融科技是金融业未来发展的重要动力,已经成为业界共识。“粤港澳大湾区具备条件成为金融科技创新的高地。”广东省社科院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丘杉说。

目前粤港澳大湾区的金融科技创新如火如荼。在香港,从事金融科技的初创企业已有200余个,监管机构也在力推金融科技发展,今明两年将陆续推出可以随时随地将港元或人民币转账至不同银行或储值支付工具的快速支付系统,以及分布式分类账技术支撑的高效率低风险的“全球贸易连接网络”。在深圳,移动支付、智能投资顾问、数字货币、区块链等金融科技产业正在协助业界开拓新的发展模式,不断提升区内金融机构及工商业的营运效率。在广东,比较完备的产业体系和诸多制造业企业,为金融科技在实体经济领域的应用,提供了丰富的机遇。

香港数码港董事局主席林家礼表示,香港良好的管理制度、成熟高效的金融基础设施、高水平的科技研发能力,有助于其成为金融科技枢纽,而与内地力量的结合,将会使金融科创更上一层楼。

植根于大湾区的金融科技创新企业也普遍表示,在大湾区创业和成长,可以让企业的研发和业务不局限于一个市场维度,拥有更深、更广的发展空间。

除了技术层面,粤港澳大湾区在金融创新领域的优势互补还体现在业务领域。

近年来先后推出的金融市场互联互通举措即是例证,联通机制既促进了内地资本市场对外开放,也进一步提升了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功能。

中银国际首席执行官李彤建议,未来两地可考虑进一步纳入“新股通”“基金通”“衍生品通”等创新性安排,以此推动资本市场规模共同扩大,提升整体投融资能力。

香港拥有全球最大的离岸人民币资金池,也为大湾区的离岸人民币业务创新提供了契机。广州市金融工作局局长邱亿通表示,内地和香港可以以大湾区建设为抓手,推进人民币跨境业务创新,推动跨境人民币双向融资、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跨境发行人民币债券、跨境人民币结算等合作,促进离岸、在岸人民币资金互通。

绿色金融是近年来兴起的新型金融工具,香港特区政府已经推动绿色金融实现了两大关键性进展,即由特区政府和公营机构管控的发行人发行基准绿色债券以及为绿色金融项目和证券设立认证计划。与此同时,广州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也在这一领域积极突破,试验区支持符合条件的港资金融机构设立合资证券、基金、期货和保险公司,支持港资金融机构参与境内绿色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绿色创业投资基金、绿色债券发行等业务。两相结合,绿色金融新型工具的境内外发展通道正在一步步拓宽。

正如业界诸多人士的判断,金融创新可以在粤港澳大湾区扬帆,进而远航于“一带一路”沿线,乃至更大的区域。

广东省自贸办主任曹达华谈到,内地和港澳具备条件推动出台关于金融创新的若干政策,加强大湾区与“一带一路”沿线金融市场的战略合作,推动保险、证券、银行等市场的深度对接和业务创新。

邱亿通建议,大湾区可以探索设立跨境金融资产交易平台,开展面向港澳地区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股票、基金、债券等金融证券产品发行和转让交易。

正如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所言,伴随国家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一带一路”倡议,世界各地与香港、内地的金融联系将不断增加,金融领域的传统业务和创新业务都将拥有发挥优势的更广阔前景。(记者 张欢)

(责编:李阿茹娜(实习生)、徐祥丽)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