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港澳

港股上市制度改革促进互联互通

丛  林
2018年08月17日08:42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25年前,青岛啤酒开启了内地企业赴港上市的H股时代。今天,港股改革续写新篇,优化盈利、股权结构等核心领域的上市标准,积极拥抱全球新经济发展大潮。本次港股上市制度改革正在以下4个方面精准发力,全面扩展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战略大格局。

  巩固香港资本市场国际地位

  回顾历史,香港能够发展为比肩纽约、伦敦的国际金融中心,顺势而为、积极进取的创新精神始终是香港市场长盛不衰的主引擎。

  1993年起,内地企业纷纷赴港上市,逐渐成为香港资本市场的“生力军”和“稳定器”,为欣欣向荣的市场做出了历史贡献。25年后,本次港股上市制度改革同样具有继往开来的里程碑意义。

  从市场活力看,历经5年精心筹划,本次港股上市制度改革精准适应了新经济和生物科技企业的发展特点和融资需求,有望吸引众多内地企业赴港上市。基于高新科技红利,香港能够充分发挥自由贸易港的独特优势,进一步获得国际资本的青睐,从而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力。

  从市场稳定性看,以小米为先导,内地创新型企业陆续进入港股市场,有望不断创造出能够分享中国经济结构性投资机遇的港币资产,有力提振港币的多样化需求。在当前香港推进利率环境正常化的关键时点上,港币内生需求的增强能够抵御国际市场风险冲击,夯实联系汇率制度的物质基础,进而支撑香港金融体系的长期繁荣稳定。

  从市场结构看,新经济和医药科技公司的不断涌入,将从根本上打破香港证券市场高度集中于金融、地产、公用事业等少数传统行业的现状,有效治理结构单一所引致的交易不活跃和估值中枢较低的沉疴,巩固香港作为全球主要金融中心的地位。

  彰显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功能

  本次港股上市制度改革准确把握新经济崛起的时代趋势,为实体经济提供了最前沿的金融支持。

  改革适应了新经济的融资周期新特征。与传统产业相比,新经济和生物科技企业的融资生命周期出现显著左移。在企业生命周期的左侧,企业面临庞大的人力资本和研发投入,但是产生现金流的能力不足,因此在初创、成长阶段产生了庞大的融资需求。在发展成熟后则具备充裕的现金流,对外部融资的依赖性大幅下降,内部可持续发展能力强劲。

  现有的金融产品主要围绕传统产业的生命周期进行设计,难以在新经济和生物科技企业融资压力最大的阶段予以支持。针对这一问题,本次港股改革优化了关于盈利、股权结构等关键领域的上市标准,允许高质量的新经济和生物科技企业在生命周期的左侧上市融资,金融支持从“锦上添花”转为“雪中送炭”,有力地助推新兴产业成长。

  改革满足了新经济的公司治理新要求。一直以来,“同股同权”被香港市场奉为圭臬。但是,对于新经济和生物科技企业而言,这一陈规难以有效保护创始人的经营权和控制权,导致初创公司极易受制于“门口的野蛮人”,这也是2014年阿里巴巴选择赴美上市的主要原因。

  本次港股改革主动迈向“同股不同权”制度,将打破历史窠臼,引导香港市场的金融支持覆盖实体经济最具活力的前沿领域。

  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新经济内嵌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

  在供给侧,新经济优化资源配置,加快科学技术的进步、转化和扩散,进而持续提振全要素生产率。在需求侧,新经济降低搜寻成本和交易成本,精准匹配市场供求,特别是支持偏远地区和中低收入群体获得更优质的消费和就业机会,从而分享经济发展红利。从这一逻辑来看,本次港股上市制度改革把握住了未来增长点和发展趋势,将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助力。

  本次港股上市制度改革是新经济发展的加速器。由于新经济企业普遍具有轻资产特性,且无形资产占比较高,因此难以获得银行信贷和传统直接融资的有力支持,常常面临资金链断裂的威胁,严重制约了长周期、高风险的新经济投资。因此,港交所的制度创新为新经济的成长探索出了“破局”之路。一方面,创新型企业在港股市场上受到热捧,将发挥风向标作用,进一步推动社会资源向新经济倾斜。另一方面,随着创新型企业的加速成长,其规模效应将充分显现,进一步打破传统经济的利益藩篱,为新经济的深度拓展创造空间。

  本次港股上市制度改革是科技创新的孵化器。历经多年的筚路蓝缕,中国科技创新成就显著。但是,与美、德、日等传统科技强国相比,中国的科创能力特别是原创能力依然不足,关键领域的大量核心技术依然受制于人。本次港股改革针对科创企业的盈利特点和股权结构,突破性地优化上市规则。得益于此,香港市场可在中国科创企业和全球资本之间构建高效的资金纽带,从而为此类企业发展提供了坚强后盾。在香港资本市场的助力下,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将加速成长,推动中国制造业和服务业迈向高端化。

  香港与内地资本市场互联互通

  近年来,随着内地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步伐提速,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的互联互通不断加深。“沪港通”“深港通”“债券通”等举措相继出台,既发挥了香港优势,提高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力,也促进了内地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随着全球货币政策加速转向,全球投资重心转向实体经济,优质的新经济企业成为各国资本市场争夺的焦点。

  香港市场通过本次上市制度改革,主动迈出了融入中国资本市场整体发展的关键一步,将在四个层面活化中国金融的“一池春水”。

  第一,香港市场积极发挥先锋效应。通过港股市场先试先行的率先变革,在全球“创新型企业争夺战”中抢占先机,抢先留住并培育优质新经济企业,随后再凭借两地市场的互联互通,形成支撑新兴产业的合力,拓展对高成长企业的支持。

  第二,香港市场发挥高效吸收“辐射效应”。具有高成长和高估值特性的创新型上市公司,不仅会为香港市场创造多样化的投资机会,更会长期吸引内地投资者深耕香港股市,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互联互通的规模和力度,强化合作,产生更多效益。

  第三,互联互通持续放大“桥梁效应”。随着改革效果的日益显现,香港市场有望进一步吸引全球创新型企业登陆。由此,再通过互联互通的桥梁,将国际新经济的投资标的输送到内地资本市场,从而加快内地资本市场的开放进程,提升上海、深圳等金融中心的国际地位。

  第四,两地市场逐步形成协同效应。围绕创新型企业上市,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相互呼应、积极配合,共同通过制度创新把握新经济崛起的历史机遇,形成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

  未来两地市场的互联互通,将不局限于资金、技术和投资标的的互通有无,更将是制度设计、战略目标和发展路径的协同共进,将共同夯实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金融基石。

  放眼未来,香港资本市场将借新经济崛起和互联互通的东风,驶入新航程。

  (作者为工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


  《 人民日报 》( 2018年08月17日 20 版)

(责编:胡倩(实习生)、刘洁妍)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