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港澳

香港文化巨匠众星陨落 “后大师时代”须薪尽火传

2018年12月24日08:41 | 来源:中国新闻网
小字号
原标题:香港文化巨匠众星陨落 “后大师时代”须薪尽火传

  中新社香港12月23日电 题:香港文化巨匠众星陨落 “后大师时代”须薪尽火传

  中新社记者 曾平

  2018年是香港文化界众星陨落的一年。国学大师饶宗颐、严肃文学巨匠刘以鬯、武侠小说泰斗查良镛相继以高寿仙逝。三位文化巨匠都在戊戌年离世或属偶然,却难免予人大师远去的惘然之感。时至岁末,在缅怀逝者之余,香港须思索如何在“后大师时代”继承与弘扬先辈留下的精神文化遗产,并进一步完善文化发展生态圈。

  饶宗颐、刘以鬯、查良镛三位先生离开人间时均无明显苦状。饶公在睡梦中驾鹤西归,刘以鬯和查良镛于亲友陪伴之下在医院安详离世。三位年至鲐背、期颐的文化巨擘以此方式告别,于生者而言,或许可以稍感告慰。

  饶宗颐是中外享负盛名的汉学家,学术及艺术成就非凡,在超过80年的学术生涯中作出不少开拓性贡献,出版逾百种著作、逾千篇论文。他学贯中西、博古通今,法国汉学家汪德迈称他为“行走的图书馆”。

  刘以鬯是香港文坛宗师,引领香港现代主义文学发展。他一生坚守严肃文学创作,不断摸索小说的创新写作模式,主编报章副刊之时竭力为大批年轻作家开拓文学空间。国际比较文学学会主席张隆溪形容,刘以鬯之于香港的重要性堪比白先勇之于台湾。

  以笔名“金庸”撰写武侠小说的查良镛家喻户晓,其作品被广泛改编为电视剧、电影,传播及影响力极广。著名文化学者李欧梵撰文褒扬金庸留给后世一笔“无与伦比”的文化遗产。

  三位文化大师也有交集。饶宗颐与查良镛曾经合力为香港回归纪念碑碑文把关,饶宗颐与刘以鬯曾经合签由香港作家联会牵头发起、在西九文化区设立文学馆藏的倡议书。在张隆溪眼中,三位还都是从内地来到香港、拥有深厚文化修养的老一辈文人。

  他向中新社记者回忆,1999年在金紫荆广场揭幕的香港回归纪念碑上的碑文虽然没有署名,但是由查良镛与饶宗颐合写,并由饶公最后定稿。“香港地处中国南疆,水清港深,居民聚族蕃衍,航通远洋……”该段约500字、高度概括香港历史的短文,文笔造诣高深,英文版由张隆溪翻译。

  饶宗颐、刘以鬯、查良镛在各自领域均是文化符号般的殿堂级人物。香港岭南大学中文系教授许子东表示,三人同年离世是偶合,但其象征意义是,香港文化的黄金时代好像已经过去。然而三位大师的学术及文化价值不能以地域来衡量,他们的成就即便百年以后仍不会消失,背后的成功经验应该发扬。

  许子东由三位大师的成功总结出如下启示:数十年来,他们立足于香港,没有完全受其他地方的文化环境影响;更为重要的是,他们没有依附纯粹西方化的标准与规范,因而创造出香港独有的文化价值。

  这正是香港独特历史与城市定位造就的先天文化土壤。这片土壤催生文化大师,也滋养大批文化名人。当中,摄影大师陈复礼、才女作家林燕妮、新儒家倡导者霍韬晦、儿童文学先驱黄庆云等也都在今年作古。文化名人集体陨落令人唏嘘,却也可为香港提供思索传承他们精神遗产的契机,并摸索进一步完善后天文化生态圈的空间。

  诚然,香港目前已在不同地点设有饶宗颐学术馆、金庸文化馆等机构,但是仍缺乏系统性保存、研究及推广香港文学及文化的多功能地标馆址。张隆溪坦言,西九文化区的规划以文化旅游作为出发点,注重公共空间和公共艺术发展,对文学和人文学术研究关注不足。

  他指出,放眼全球知名的国际大都会,均在文化层面成就骄人,香港也有很多优秀的中生代和年轻文化人物应该得到重视。当然,那些城市都拥有很长的发展历史,香港应于现在和将来更加重视文化,培养自身更大的软实力。(完)

(责编:刘洁妍、杨牧)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