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港澳

“疫”中有机 “艺”为时创

疫情下香港文化艺术产业积聚新实力

人民网 吴宇扬扬
2022年04月12日09:30 | 来源:人民网-港澳频道
小字号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香港文化艺术产业迎来严峻挑战,近两年,因应社交距离措施等疫情防控工作的安排,各类文化活动或延期或取消,文化艺术创作等产业输出面临市场压力,文化生态圈一时举步维艰。

应对疫情冲击,各行各业需重拾信心,精准定位,掌握发展主动权。香港特区政府相关部门和艺术机构在防疫抗疫“新常态”中转“危”为机,除陆续推出多项资助计划外,还创新使用互联网、数字媒体等技术手段,探寻艺术发展的全新模式,巩固香港作为亚洲新兴艺术和文化枢纽的地位。

香港西九文化区是香港最新、涵盖范围最大的艺术文化据点。香港西九文化区管理局供图

多措并举重塑优势 激活文化创意引擎

“香港是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特区政府不断投放资源,提升现有的艺术文化硬件和兴建全新设施,例如M+博物馆和即将开幕的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同时经翻新和扩建的香港艺术馆,将成为维港文化新地标。”香港艺术发展局行政总裁周蕙心介绍道,“受疫情影响,许多场地需关闭,文化艺术发展面临市场缩减、海内外消费者减少等挑战。”

为提振文化艺术产业发展信心,重塑自身优势,自2020年起,香港特区政府在“防疫抗疫基金”中推展“艺术文化界资助计划”,资助不同艺术团体及个人艺术工作者,并在新一期计划中减免现有艺术工作室75%的租金。

香港艺术发展局(简称“艺发局”)配合特区政府工作,推行“艺文界支援计划”。周蕙心表示,该计划已支援超过600个因场地关闭而受影响的文化艺术活动及近5000名艺术工作者,协助业界积蓄实力待重新出发。

除通过资助计划支持业界发展,艺发局还利用疫情“空档期”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设立“艺术行政奖学金2022”,为本地艺术行政人员提供多项培训计划,培育更多人才,提升业界专业水平,推动艺术持续发展,为社会带来更多优秀作品。

在促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方面,香港特区政府商务及经济发展局辖下的创意香港通过“创意智优计划”,支援600个以上项目,涵盖设计业在内的文化创意产业,致力于培育人才和促进初创企业的发展。

据创意香港的工作人员介绍,创意香港密切关注产业经济效益和市场拓展,通过多种计划支持业界提升竞争力。2021年底,创意香港组织代表团在大湾区内地城市举办巡回展览,展示香港创意产业的作品和创意思维,促进跨地域、跨界别的交流与合作。

提及疫情中文化艺术从业者的个人发展,周蕙心说,“香港是对外开放的国际窗口,拥有中外文化交融的独特优势,我们希望香港文化艺术从业者尤其是青年群体善用各项支持,把握机遇,变中求新,发挥自身活力和创造力,开辟文化艺术发展的新路径。”

数媒艺术创新融合 探寻多元互动空间

巴塞尔艺术展虚拟展厅、香港艺术节网上演出、NFT数码艺术品交易......近年来,艺术与数码科技共冶一炉成为文化艺术发展的新趋势,科技为艺术创作及表现形式注入新的灵感和养分,促使艺术创作者和设计师在“新常态”下重新思考,突破固有框架,以多维、多元、多样的体验为观众带来更多可能性。

作为西九文化区的全新地标,香港M+博物馆已将数码科技应用作为艺术发展的长远目标,香港M+博物馆馆长华安雅表示,数码节目是M+博物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创新科技运用不应局限于视觉文化的特定领域,在研究、展览和活动等方面发展数码形式已成为艺术机构的基本要求。

疫情期间,M+博物馆积极丰富在线内容和资源,推出影像展览“Watch and Chill:在家串流艺术”,分享来自亚洲各地艺术家的作品,并举办一系列的视觉文化在线讲座,鼓励观众共同探讨艺术和文化方面的可能性和新机遇。

此外,M+博物馆利用其标志性的LED幕墙展示全新数码作品《摸鱼行大运》(Touch for Luck),与来自世界各地的观众交流和互动,探讨艺术科技的吸引力。香港第五波疫情暴发后,LED幕墙诠释公共文化机构的社会责任,向市民传达正面和鼓励的信息,冀以数码艺术安抚社会情绪。

疫情下的香港M+博物馆LED幕墙。香港M+博物馆供图

“虽困难重重,但业界仍能灵活应变,以创新方式为城市集聚起浓郁的文化气息,让我对香港文化艺术的未来更具信心并保持乐观态度。”谈及行业发展态势,华安雅充满期待,M+博物馆将一直与业界保持紧密联系,共同寻找解决方案、提供建议和倡议,应对挑战。

周蕙心认为,将“艺术科技”打造成香港文化艺术领域的全新平台,能够更加便捷地与观众交流,并能尝试多种表现形式,将香港发展成创意产业和文化艺术的枢纽。艺发局计划于2022年下半年在中环街巿、茂萝街7号等场地举行不同主题的艺术科技展览,以实体及在线并行的模式,为市民带来多元艺术盛宴,让艺术科技变得更“贴地”。

合作共赢面及全球 文化互鉴荟萃中外

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支持香港发展成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文化”再次成为香港未来发展的关键词之一。荟萃中西,融通古今,香港拥有世界级的文化基建和多元的艺术氛围,全球各地的艺术与创意云集于此,香港文化产业熠熠生辉。

“香港需发挥自身优势,将中国故事讲得好、讲得远、讲得更动情。”周蕙心说,“艺发局始终发挥‘内交’与‘外交’的作用,一方面,大力推进香港与内地文化艺术相关领域的合作,特别是大湾区内地城市的文化项目;另一方面,带领本地艺术创作者参与世界各地的文化艺术活动,搭建沟通桥梁,凝聚世界目光。”

自2018年起,艺发局推出“内地演出计划”,与北京、上海及大湾区内的艺术机构合作,旨在扩宽香港文化艺术产业的发展道路,加深香港与内地的文化艺术交流和发展。在疫情期间,艺发局亦积极参与筹办相关项目,“香港周2021@广州”通过在线方式呈献香港的优秀作品,打破时空界限,演绎港式精彩。

在对外交流方面,除鼓励香港艺术从业者赴海外参与“文化考察”,促进文化双向流动外,艺发局还主动引进世界各地的文化博览,通过线上形式,让香港市民足不出户便可感受充满异国风情的文化熏陶。

同时,创意香港将与业界携手并行,加强与海内外的联系,深化香港与世界各地在文化创意方面的交流合作,尤其是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粤港澳大湾区内城市的互动,巩固香港作为亚洲创意之都的地位。

“我们期望重塑香港文化优势,展现蓬勃、开放和乐观的形象。业界将汲取‘疫中求变’的经验,激发文化艺术的更多潜力,联合海内外同行,为全球观众带来更多元、更深层次的文化体验。”华安雅表示,M+博物馆将发挥关键作用,展现文化机构带来的无限可能,推动香港作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的发展。

M+博物馆开幕以来,一直致力于推动区内、亚洲及国际之间的交流。2021年3月,M+博物馆举办“M+思考|焦点谈—理解观众:中国艺术博物馆的不同之道”为主题的研讨会,更与韩国、泰国等海外艺术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向行业未来发展的全新领域迈进。

风物长宜放眼量,文化艺术焕新机。虽受疫情影响,香港文化艺术产业依然从善如流、应变得宜,在全新挑战中通力协作、披荆斩棘,为揭幕新篇积聚实力。在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的指导下,香港将继续发挥独特优势,激活文化创意引擎,展现国际都会绵延不绝的文化动力和活力。

(责编:王禹蘅、常红)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