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港澳

山顶缆车:带你看遍香港的日与夜

来源:人民网  2013年06月26日13:37

在旅游服务中心内,游客可以直接触摸第四代缆车的车厢原物,并作短暂休息。(摄影:李双)
在旅游服务中心内,游客可以直接触摸第四代缆车的车厢原物,并作短暂休息。(摄影:李双)
下一页

“太平山顶望落嚟,多少老衬。”香港老报人罗孚在《太平山顶望下来》一文中介绍,这是一句香港人爱说的歇后语。太平山是香港岛最高的山,视野开阔。登上太平山观赏香港夜景,尤其是维多利亚港两岸景色,登上太平山顶鸟瞰,不仅是到港游客,也是很多香港人的日常游览节目。

然而,这句歇后语却与夜景、山景没有直接的关系。其实,“老衬”是“笨蛋”的意思,这句话主要用来感叹社会上每天有许多人受到愚弄,吃亏上当。所以,从太平山这个居高临下的位置望下来,可以看到很多“笨蛋”。

无论是为了看美景还是看“老衬”,在多种上山方式中,搭乘超过120年历史的“山顶缆车”,绝对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缆车乎?火车乎?

在没有山顶缆车的时期,通往太平山顶的山路由割草工人赤手开辟而成。当时的山路弯曲陡峭,轿子是登山的主要工具,由两条担杆架起一张椅子便成,制作简陋。因此,拥有一顶舒适的轿子成为当时上流阶层的身份象征。

1881年5月,苏格兰人亚历山大?芬德利?史密斯雄心勃勃,制订了一项大胆的计划。他向当时的港督轩尼诗爵士提出建议:建造港岛缆车铁路,其中一段连接中环美利楼南侧与太平山,即今天的山顶缆车位置。

经过几年的修建,亚洲最早的山顶缆车——香港太平山顶缆车,于1888年5月30日正式启用。时任港督德辅爵士亲自主持了启动仪式。通车当天,山顶缆车迎来了超过600名乘客。

从最早载客仅为30人的木制车厢、燃煤蒸汽发动机,到电动拖曳齿轮系统;从二战后引入的62座全金属车厢,到1959年起使用的全铝质车厢……山顶缆车运营至今,车厢材质、座椅、动力装置几经改良。目前采用的已是第五代车厢,由微型计算机控制驱动,每车载客120人。

然而,当山顶缆车缓慢进站,你会看到的是:铁轨、红色、两节长方形车厢……它的外形似乎与一般的空中“缆车”并不一样,看上去更像是一辆用钢索拖行的“复古式火车”。

当然,第四代车厢虽然已经不再承担客运任务,却依然在发挥余热:一节车厢目前陈列在缆车起点处的“山顶缆车历史珍藏馆”内;另一节则被改造成了旅游服务中心。不再被陈列室内玻璃所阻隔,也不再只有简单的文字介绍,这一节车厢让游客可以直接用手触摸这些“古董”级的车厢原物,看清楚其中的细节与设计,同时它也为游客提供了一个临时的休息空间。第四代车厢以这样的方式重新回到大众的视线内。

不一般的交通工具

时至今日,山顶缆车已有超过120年的历史。由于部分路段倾斜度在4至27度之间,当缆车开始向上攀爬,车内乘客的身体也会不自觉地向后倾倒,靠在椅背上。从海拔28米,到396米,在约7分钟的时间内,山顶缆车穿过茂密的树丛,登上山顶,路线全程1365米。由于一直处于缓慢的爬坡中,乘客有时会有一种错觉:此刻搭乘的是一列“过山车”,在这缓慢的爬坡之后,突然之间,将会变成急速的下冲……

当然,这显然是多虑了,因为缆车还在不紧不慢地向山顶驶去,速度之慢似乎是为了方便乘客拍摄窗外的景色。当周围的树木不再遮挡车窗,视野突然开阔起来时,“哇哦……”,车内的乘客不约而同地发出了赞叹:还没有到达山顶,就已通过登山的缆车欣赏到些许美景,怎能不说是一个惊喜?

由于上下山的缆车均使用同一条轨道,也没有“倒车”、“掉头”的设置,所以下车时车内的座位方向与上山方向一致。也就是说,如果下山时,你还是选择山顶缆车的话,你将体验到的是:保持着与上山时一致的倾斜角度,在窗外景物不断向前远去的同时,你以背靠椅背的“背冲”方式下山。如果上山的慢速“过山车”让你最终松了一口气,那么下山时的“反向过山车”,以及随之而来的对背后环境的未知情绪,更是一次难得的体验。

于是,一些不放心的乘客转过身子,将双手趴在椅背上,目光与车辆行驶的方向保持一致;另一些乘客则背靠椅背,甚至安然地闭起眼睛,最大程度地体验这种背向往下的感觉,仿佛将其他的所有暂时都交给司机去掌控。

淡妆浓抹总相宜

坐缆车去山顶赏夜香港是到港旅游的“保留曲目”。夜晚的维多利亚港两岸,霓虹灯如彩带般,点缀着鳞次栉比的建筑物与车水马龙的街道,发出珍珠般耀眼夺目的光芒。这最具代表性的香港景色,无需多加赞美,已让人为之倾倒。

然而,在白天从太平山顶眺望维港,也别有一番滋味。如果说夜晚的维港像是参加晚宴的女明星,拥有精致、华贵的妆容,显得优雅、高贵;那么白天的香港所呈现的,就是化着淡妆的轻柔娴静之美。

当你坐在山顶缆车内望向窗外,从山脚到山顶,窗外的绿色一直在阻挡着你的视线。到达山顶的那一刻,维港边上的高楼大厦此时终于呈现在你面前,不再如夜晚时分吸引所有人的注意力,而是展现了低调的灰色主色调,与周围的海水、天空、云与雾融合在了一起,将更为接近本真的一面展现给了人们。(实习生 李双)

【1】【2】【3】【4】【5】

(责编:耿聪、邓志慧)

 相关专题

 图片新闻排行榜

  1. 1贵阳837名学生冒充特警参与拆…
  2. 2郑天翔同志遗体在京火化 习近平…
  3. 3高清:黑龙江鸡西一住宅楼发生爆…
  4. 4高清:庐山东林寺否认强迫游人跪…
  5. 5男子为儿子学校捐赠普通手机 呼…
  6. 6高清:老挝一客机坠入湄公河
  7. 7高清:海军北海舰队在黄海海域展…
  8. 8兰州一小花园再度遭强拆 上百壮…
  9. 9高清:北京六百高中生圆明园内举…
  10. 10安徽发现东汉士大夫级夫妻双石廓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