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香港9月8日电 9月7日晚7时许,锣鼓齐天,礼炮共鸣,在香港湾仔大坑区安庶庇街,一条插满长寿香的火龙,被壮汉抬起,每年中秋节持续三日的香港大坑舞火龙便起行。
整个仪式可分为“火龙过桥”、“火龙缠双柱”、“彩灯火龙结团圆”三部份。参花、挂红、点睛,火龙龙头先在莲花宫遵循传统开光,活动组委会和到场嘉宾一起烧香祈福,祝愿来年风调雨顺。
火龙在安庶庇街被插满长寿香后,舞火龙正式开始。巡经路线包括莲花宫、浣纱街、安庶庇街、新村街、布朗街和华伦街。2个多小时的舞动过程里,香火烟雾缭绕,近300名壮汉高举火龙,腾挪躲闪,热闹非凡。精彩的演出不仅吸引了不少大坑、香港居民前来观看,还有不少外国游客热情围观。
除此火龙表演,现场还有不少身穿马褂唐装的小朋友手持莲花灯在火龙间巡游期间表演。有身穿苏格兰传统服饰的大坑风笛乐队表演。中秋节当天,舞火龙除了在浣纱街表演,表演路径还会延伸至维多利亚公园,供观赏花灯展的香港市民赏玩。
据悉,大坑舞火龙表演已经有135年历史。大坑原为客家渔村,舞火龙的习俗源于村民在中秋节在村周围舞火龙、烧爆杖,驱除瘟疫。当地人每年中秋节前后三日都会舞火龙,祈求风调雨顺,合家平安。
因为大坑舞火龙独有的文化价值,其已经被列入第3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火龙扎作方法十分讲究,龙身全长220英尺,全部由珍珠草扎成。舞龙时,全条龙身都插上火红的香,在夜间舞动,点点星火,炫彩夺目。(卢晓川、郭晓桐)
![]() |
呼叫热线 4008-100-300 服务邮箱 kf@people.cn
人民日报社概况 | 关于人民网 | 考生服务 | 招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供稿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律师 | 呼叫中心 | ENGLISH
京ICP证000006号 | 京公网安备110000000008号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65)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14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