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港澳

女性艺术家谈“一带一路”:“丝路”上的文化交流

【查看原图】
香港艺术家Vivienne Tam。(摄影:吴玉洁)
香港艺术家Vivienne Tam。(摄影:吴玉洁)
来源:人民网  2016年04月12日23:42

人民网4月12日电 4月12日起,为期四天的“一带一路”视觉艺术展在香港苏富比艺术空间举行。作为全球首个以“一带一路”为主题的女性艺术家作品展,此次展览邀请了15位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女性视觉艺术家参与其中,用绘画、雕塑、书法等不同艺术作品,呈现“一带一路”的文化魅力。

香港艺术家Vivienne Tam:和而不同的“文化梦都”

进入展览厅,首先见到的是一幅三米长的织锦挂毯,这是香港艺术家Vivienne Tam(谭燕玉)带来的作品“文化梦都(Cultural Dreamland)”。在这幅整体看来现代感十足的挂毯里,Vivienne拼织了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多个国家、地区的特色布料,并将这些极富地域特色的文化符号,融汇在抽象的山水、长城等中国元素里,钩织出她心中“文化丝路图”。

精于服装设计的Vivienne看来,和这幅艺术拼图一样,“一带一路”沿线每个国家和地区都有其文化经济优势,各具风情特色迥异,但当用跨越文化的构想手法连接后,就形成了美丽和谐、缺一不可的新画面。融汇不同国家精华而相互影响,最终实现文化升华的梦想,正是她希望借此次展览描绘出的“文化梦都”。

Vivienne表示,这些美丽的织物也见证了古往今来众多女性在“丝路”交往间的贡献。她相信,随着在社会上愈发举足轻重的作用,女性同胞会继续凭借自身优势和所长,创造出世界级的文化交流。

内地艺术家彭薇:传统特质让国画走得更远

古典艺术,对于艺术家彭薇来说,似乎意味着特别的缘分。参加这次“一带一路视觉艺术展览”,她带来了自己在2003年创作的“彩墨锦绣”系列,其构思正是源于古代丝绸之路上出土的织物,例如汉代的素纱蝉衣,她将中国山水画的美学元素在古装衣饰上展开,轻薄如羽,优雅淡泊。

除了古衣外,彭薇也将传统国画挪用至绢布鞋、人体模型以及卷轴册页,让小型立体装置承载原本平面的艺术风格。她最新创作的“遥远的信件”系列中,中国古代山水画则与西方文学信件在卷册上聚拢,传递中西交错的情感。

此次参与“一带一路”展览,彭薇感到十分庆幸。“丝绸之路一直是我很迷恋的,它是一个盛世,”彭薇认为,丝绸之路代表了一种开放的态度,互通有无。对于传统艺术来说,走向世界时应保留传统的特色。“传统具有地域性,因此具有自身独一无二的特点。”彭薇认为,艺术家要做的,是将古典的东西转化到现代语境中,让艺术形式更加开放,文化交流也将会更加通畅。

哈萨克斯坦艺术家:在艺术中寻找民族根源

在“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家中,哈萨克斯坦是其中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来自哈萨克斯坦的艺术家Saule Suleimenova也对“丝绸之路”有着特殊的感情,“它串联了很多国家,但哈萨克斯坦与中国边境接壤,艺术相通、文化相近。我们有很多相似之处。”

然而,在文化融合的过程中,找到自身的定位尤为重要。她这次带来的作品“街头之光”正是对国家身份和文化定位的一次探索,以现代建筑摄影为背景,将哈萨克民族的传统油画加入其中,穿越过去和未来。“哈萨克斯坦是一个年轻的国家,”Saule Suleimenova表示,她希望在这种对比和交错中,寻找祖先留下的文化和他们传承的民族精神。

斯里兰卡艺术家:环保为“一带一路”更添美丽

曾数度到访中国的斯里兰卡视觉艺术家Anoma这次别出心裁地带来一份装置艺术作品。她用相机记录下祖国斯里拉卡的山川水流,通过电脑技术抽象地呈现在特质材料上,并将这些充满张力的作品以类似传统“卷轴”的方式悬挂在小空间内,参展者可以步入其中,近距离感受作品的内涵。

地处“一带一路”上的斯里兰卡景色优美,被誉为“印度洋上的眼泪”,Anoma近年来目睹到祖国的环境破坏,心疼不已。她表示,地球和人类发展息息相连,环境问题不容忽视,这份作品旨在呼吁“一带一路”沿线不同地区的人们共同关注气候变化、环境保护和持续性发展等问题。“艺术没有国界,却能够直达内心”,Anoma说,来自不同语言、不同背景的人们都能够在艺术中直观地感受震撼,从心出发关注地球生态。(郭晓桐、吴玉洁)

分享到:
(责编:刘军涛)

相关图集

查看更多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