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港澳

香港援建四川汶川灾区八年记:大难兴邦同胞情

2016年05月12日19:28 | 来源:人民网-港澳频道
小字号

又是一年“5·12”。从山河破碎到废墟重生,在汶川大地震过后的这八年间,四川接受了来自世界各地爱心人士的关切与援助,灾区重建的步伐从未停歇。位于四川东南方、相距1358公里的香港,八年间投入100多亿港元、主导援建项目190个,在2900多个日与夜为灾区重建筹谋规划、长远支援。

随着香港特区政府援建的四川“省道303”的贯通,特区政府横跨八年的援建四川灾区工作圆满结束。香港特区政府政务司司长林郑月娥一行人近日赴昔日灾区,了解香港特区政府八年间重建工作的落实情况。

血脉相连的援建情谊始于地动山摇的一刻。在震后的“黄金72小时”里,香港特区政府派出消防、飞行、医疗队伍,先后前往四川地震灾区协助搜救工作;不少香港民间团体也自发组织救援队到灾区参与救灾工作。香港特区立法会也在短短两天内批准特区政府向赈灾基金注资,并支持后续一系列对川重建项目的拨款。

一场灾难得以窥见一颗悲悯的心,然而这种悲悯与同理心能否支撑长年的援助,不仅考验民众的凝聚力,更检验政府的执行力。2008年正值金融海啸席卷全球,香港也结束了长达5年的经济复苏,股市、楼市陷入低谷。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下,对灾区同胞的关切、对秀丽河川的惋惜凌越于金融危机的阴霾之上,灾后一年间香港共筹集民间捐款达130亿港元,特区政府也争取到大笔拨款开始援建的征程。在川港双方的共同努力下,特区政府开展援建项目190个,包括151个特区政府牵头的项目、32个非政府机构的项目以及7个香港赛马会项目。截至目前,除了两个工程艰巨的“省道303”和绵茂公路项目外,其余项目均已投入服务,惠及超过30万四川同胞。

除了悲悯与同理心,在特区政府援建灾区的过程中,熠熠生辉的还有可贵的感恩心。香港回归以来,先后获赠两对大熊猫,让香港成为首个在内地以外拥有超过两只大熊猫的地区。多年来,这两对来自于卧龙自然保护区的“国宝”为疲于奔波的香港人带?很多欢乐。香港特区政府感念相赠的情谊,投入15.8亿港元用于援建卧龙自然保护区,守护熊猫朋友的故乡。两地亲情,历久弥坚。

在八年的援建中,香港特区政府与四川省政府之间培养了互助合作的默契,也建立了胼手胝足的情谊。公路重建、野生保育等领域的合作,令香港与内地的专业沟通更加畅顺;民众积极募捐、集腋成裘,让相隔万里的同胞倍感暖意。有了政府、机构和民间的深厚情谊,患难与共的川港拥有比其他地区更稳固的联结,定能承接国家的战略发展态势,在“十三五”规划与“一带一路”建设中通力合作、共谋发展。

八年的时间,一个生命可以演化出任何可能,一个社会共同体也会凝结出更多共识,保有面临桑田巨变时的紧迫感与凝聚力,攻坚克难。特别是香港与内地,这种基于文化延续、历史传承的血脉关系,成为大难兴邦中取之不尽的力量源泉。无论来自哪片地域、哪组界别,都不能阻绝大爱悲悯的同理心与迎难而上的同胞情。(陈瑶)

(责编:曹昆、杨牧)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