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港澳

解读太古管理之道

太古集团携手上海三联书店于北京发布新书

2016年06月07日14:36 | 来源:人民网
小字号

人民网北京6月7日电 为庆祝进入中国一百五十周年以及集团成立二百周年的重要里程碑,太古集团携手上海三联书店策划了《太古之道—太古在华一百五十年》纪念图书,并于今天在北京举行了新书发布会。

《太古之道—太古在华一百五十年》新书发布会现场 康登慧 摄

香港太古集团有限公司主席史乐山(John Slosar)、香港太古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邵世昌、太古(中国)有限公司董事及驻中国首席代表贺安(Adrian Harley)、上海三联书店总编辑黄韬、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BiMBA商学院联席院长杨壮博士,以及太古集团高管和媒体共同出席了发布活动。

(左至右)香港太古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邵世昌、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BiMBA商学院联席院长杨壮博士、香港太古集团有限公司及太古股份有限公司主席史乐山、上海三联书店总编辑黄韬,以及太古(中国)有限公司董事及驻中国首席代表贺安一同出席北京新书发布会。

《太古之道—太古在华一百五十年》由香港浸会大学历史系锺宝贤教授经过两年半的努力,查阅了逾千份历史档案和图片,精心整理史料编纂成书。该书记录了施怀雅家族跨越六代的营商经历,自一八六六年远渡重洋抵达上海,从最初经营进出口贸易、航运业务、兴办船坞、创立百年品牌“太古糖”,到后来发展全球知名的国泰航空,取得可口可乐的专营权,再到近年抓住中国增长机遇而发展地产业务等,太古的业务不断演化、与时俱进。

香港太古集团主席史乐山发表演讲 康登慧 摄

香港太古集团主席史乐山在发布会上表示:“太古集团在华一百五十年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期间经历了重重挑战。太古不断创新和演变,凭借集团的长远发展策略、独特人才培训体系,以及推行精益求精的营运哲学,赢得持续发展并永葆活力。”他认为,当前中国经济处于转型升级的进程中,创新驱动和新型城镇化,将为消费和服务市场带来前所未有的新机遇,未来中国将继续成为太古集团的重要发展巿场。

《太古之道—太古在华一百五十年》新书发布会现场对话环节 康登慧 摄

新书发布活动设立了现场对话环节,香港太古集团主席史乐山与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BiMBA商学院联席院长杨壮博士就太古的营商历史与策略、多元化业务管理模式、人才培训体系建设、新发展环境下的企业发展机遇等相关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与现场媒体进行互动。史乐山作为太古集团在香港的第三十五任主席,还分享了自己在太古从一名企业领袖培训生成长为集团管理层的三十多年工作经历,以及对太古长远承担的企业文化的体会。

太古趣闻

“太古”这个名字大致可理解为“规模宏大、历史悠久”。“古”代表“久远”,加上“太”字则表示“最久远”,因此“太古洋行”就是“最久远的外国公司”之意。

在西方人眼中,“太古”二字看起来颇像“大吉”。中国人在农历新年到处张贴“大吉”门联,喻意大吉大利,所以也有人猜测这两个喻意吉祥的字就是“太古”名字的由来。事实并非如此,“太古”这个名字是在150年前,即1866年,由时任英国驻上海领事梅多斯(Thomas Taylor Meadows)在公司开业时,特意取的名字。他显然是希望这个名字会成为巧妙的双关语,并且带来吉祥。(康登慧)

(责编:康登慧、常红)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