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美食车上的传承与创新【2】

【查看原图】
经过改造后的美食车内,烹饪设施一应俱全(摄影:实习生辜雨晴)
经过改造后的美食车内,烹饪设施一应俱全(摄影:实习生辜雨晴)
来源:人民网-港澳频道  2017年02月23日14:19

信步维港两岸阔,香气扑鼻寻美食;人头攒动探奥秘,美味源自车上来。自2015年香港特区政府在财政预算案中提出设想,历时一年有余,美食车先导计划终于在千呼万唤中问世,狮子山下的梅家也因此而与美食车结缘,欲以此开启家族饮食传统的新篇章。

50多年前,梅老先生来到香港,靠着卖手打云吞等街头小食养活了一家六口,并经过多年奋斗,在香港拥有豪园面家等多个美食店铺。50多年后,女儿女承父业,秉着既向香港市民及国际游客推介地道港式美食,又展示新时代香港青年创新精神的初心,搭载着美食车,为这门家族生意开拓新天地。

传统美食新文化

“我们一家人因为小孩升学等原因在1986年移民去加拿大温哥华,后来在97年香港回归之时,父亲又带我们回到香港,就是想要在香港饮奶茶、吃蛋挞、食鱼蛋,这些东西其实在国外都有,但是味道却不一样。”梅乐文在得知美食车先导计划后便十分认同美食车项目的理念。从小被唤作“豪园妹”的她,更是希望能够以此打造出具有创新元素的豪园品牌。“我觉得这个理念真是好新鲜、好有创意的。一辆美食车就是一个流动的宣传招牌,一定能够吸引大家前来品尝美食。”

通过制定美食主题及菜单、策划营运、自行设计车辆,以及参加美食烹饪大赛等,梅乐文所带领的“豪园小食”团队过五关斩六将,终于从近200名的申请者中脱颖而出,成为16支获胜队伍中的一支,也成为了香港美食车先导计划的第一批试营运者。

这一次,梅乐文不再有养家糊口的压力,作为狮子山下长大的香港人,她更希望通过美食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唤醒香港不同阶层人士的打拼精神,并以此展示出狮子山下年青一代的创新思维。

“虫草花通常都被拿来煲汤,但是我就拿它来炸,炸完后即可作为休闲小食。我帮它取的英文名叫fries,就是薯条的意思,我希望炸虫草花能够成为中国人的薯条!”梅乐文介绍起自家产品来意气扬扬。

然而,在刚得知美食车项目时,已经退休在家的梅老先生就给出建议一定要做鱼蛋、烧麦等传统的香港街头小食,女儿则认为应该在传统的基础上发挥创新精神。最终,初出茅庐的女儿说服掌勺四五十载的父亲,在传统美食基础上加入创新元素,并打出“狮子山下老字号,传统美食新文化”的宣传口号,在试营业第一天就创下了100条鱿鱼不到1个小时就被抢购一空的好成绩。

街头小食迎春天

“其实,街头美食代表的是一种情怀,我们这里很多的街坊邻居,小的时候就站在推车前买小食吃。现在,又能在美食车前买到街头小食,还能够维持干净的街道卫生,我们都对美食车的未来充满信心。”另一辆美食车——“有得饺”美食车的经营者廖震豪在接受采访时说道。

香港街头小食的发展历史悠久,街头推车所散发出来的食物香气早已成为几代香港人的共同记忆。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香港特区对城市规划、街道安全要求的提升,以往有碍地区交通、影响街道卫生的本地特色饮食生存空间愈发狭小。城市规划标准与街头摊贩之间的矛盾不断升级。

此外,据香港旅游发展局数据显示,2015年整体访港旅客人次同比下跌2.5%,是2003年以来的首次下跌——香港旅游业在2015年迎来“寒潮”。正是在这样的大环境背景下,特区政府直面社会需求,在商务及经济发展局的积极推动下,最终达成先试验再扩大的共识,推出先试行两年的美食车先导计划,力求以多元化、高质量的美食,为本地饮食文化争取生存空间,同时促进香港旅游业的发展。

影响环境卫生及不利于城市规划是传统街头小食摊贩面临的主要问题。例如,一些传统小食摊档附近的垃圾桶常会出现爆满现象,加上附近地面上的油污,更易造成清洁和卫生问题。美食车作为新兴街头小食文化代表,能否妥善处理食物、污水以及市容市貌等问题,是检验美食车先导计划能否成功落实的关键之一。

经过多方咨询研究,香港特区政府根据香港市区交通繁忙,大部分地区食肆林立的具体情况,指定美食车在包括金紫荆广场、尖沙咀文化中心广场、迪斯尼乐园等在内的8个试点进行营运。据廖震豪介绍,各个试点场地的管理者亦为美食车的到来,专门设立容量较大的垃圾桶以及安排专人每隔1小时进行垃圾清理。在对车辆改装时,在车辆底部安装有专门盛放污水的污水箱,亦规定美食车上须安排有专人负责卫生清理。真正解决传统美食摊档所带来的顽固难题,为街头小食文化的发展提供新契机。

积力所举促发展

其实,美食车这一概念并非香港原创,而是特区政府各高级官员赴欧美国家考察取经的成果。美食车在欧美地区的街头十分常见,其概念与香港雪糕车的概念类似,但又不似雪糕车仅限于售卖雪糕。欧美地区的厨师们一般在美食车内售卖汉堡包、薯条等多元化类型的轻便小食,常常能够吸引不少市民及游客光顾。

在特区政府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苏锦梁的办公室就摆放着一幅巨大的欧式风情照片。在照片上,如浪如潮的人群蜂拥在几辆五彩缤纷的美食车旁,人们或低头品尝,或伸颈等待,整个场面好不热闹。据苏锦梁介绍,这张照片就是他在赴欧洲考察美食车项目期间拍摄下的。与之种下的是日后渐渐萌芽的“美食车先导计划”这一颗希望的种子。

2017年农历正月初六,获得5个特区政府部门牌照的11辆美食车齐齐亮相尖沙咀文化中心,为新春的香港街头增添不少喜庆色彩。“以前来香港旅游,在星光大道这边都没有街头小食可以提供;现在美食车的出现,让我们可以一边欣赏维多利亚港的美景,一边吃到菠萝包等港式美食,我们觉得好满足。”内地游客苏女士在接受采访时谈到。

苏锦梁指出,美食车先导计划的推出在香港是一件新事物,是特区政府在参考国外11个城市的美食车制度和运营情况后,因地制宜,切合香港实际情况而推出的产物,希望以此为香港旅游业增添新元素,丰富香港的餐饮选择。他表示,从目前美食车前排队的人数来看,美食车的运营得到多数市民和游客的肯定,未来特区政府如果能够找到合适的地方,也希望引入更多美食车到香港。

回顾美食先导计划从项目酝酿到成功试行,特区政府各部门的通力合作及高效施政为该计划的成功推出提供了保证。“特区政府各部门的协调合作给我们经营者很大的指导作用,包括教我们如何申请牌照,出现问题及时解决,提供专业人士进行指导等。”廖震豪介绍。

此外,在资金扶持方面,香港特区政府也向美食车经营者提供相关的贷款计划指导,美食车顾问公司也表示可以为成功投中美食车标的人士安排美食车辆的租赁等项目,以降低经营者的入场费用。以上种种都显示出香港特区政府、社会各界,以及市民个人对于美食车项目的支持与推动。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美食车先导计划的推行,是特区政府高效施政的产物,是社会各界通力合作的体现,也是香港人民对于狮子山精神的传承与创新。只有通过特区政府、社会各界以及香港市民三者的共同努力,才能让香港这颗“东方之珠”继续大放异彩。(实习生辜雨晴)

分享到:
(责编:覃博雅、刘洁妍)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