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青年的故宫情结

【查看原图】
暑假期间,30位粤港青年走进故宫,在此展开为期六周的实习
暑假期间,30位粤港青年走进故宫,在此展开为期六周的实习
来源:人民网-港澳频道  2017年11月20日11:10

“手指苍天,为何与你们相遇;脚踏大地,何时与你们重逢。”8月23日,即将结束故宫实习的许辉萍在朋友圈写下这样的话语,并将自己对于北京故宫深深的眷恋,定格在按下快门键的瞬间。

回忆起六周的实习生活,这位来自香港岭南大学中文系的大四学生坦言,这是一段最难忘的经历,是最闪亮的日子,也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

与历史对话 燃民族自豪感

暑假期间,得益于香港特区政府与广东省联合推出的“青年内地实习资助计划”,15位香港青年和15位广东青年获得全额资助,携手走进北京故宫,在这里展开为期六周的实习。根据个人意愿和部门需要,故宫博物院将30位粤港青年分到藏品整理、展览策划、公关宣传等不同部门,并配备有专门的指导老师。

热爱阅读的许辉萍被分到了图书馆部门,主要负责故宫内部书籍和资料的整理。“故宫拥有近600年历史,居住过明清两朝24位皇帝。因此,这里的藏书十分丰富,也非常珍贵。很多古籍都是独一无二的,只能在故宫才能看到。”

许辉萍以“大开眼界”形容在故宫的实习生活,并遗憾地表示虽然自己已如饥似渴地阅读,但在短短时光里,看到的书籍也只算是故宫馆藏图书的冰山一角。尽管如此,许辉萍仍然为能够短暂地成为“故宫人”而感到骄傲和幸运。他动情地说道,“故宫好比一本大书。从前的我们只是仅仅触摸到封面、扉页和目录,也可能走马观花般地匆匆浏览过个别书页。这一次,我们有幸走进不同章节,从中感受中华历史文化的浩瀚精深。”

在古建部实习的岭南大学历史系大二学生梁碧珊则表示,她在小学六年级的时候就跟随家人游览过故宫,但由于当时年纪小,只记得故宫风很大,人很多。后来,通过看《还珠格格》等内地电视剧,梁碧珊知道了漱芳斋等楼台亭阁。“通过这次实习,我对于这座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有了新的、更全面的认识。”

实习期间,梁碧珊有幸赶上了养心殿大修,跟随教她的老师爬上了养心殿的藻井,近距离一寸一寸地测量藻井内部美轮美奂的彩画。她惊呼“自己做梦都想不到能有这样的机会”。梁碧珊介绍道,宫里的每一座宫殿,每一处亭台楼榭,每一段雕栏玉砌,甚至一花一草、一砖一瓦,都写满了历史符号,等待着人们去细细解密。以彩画为例,创作时期不同、主人等级不同,笔法工艺都大不相同。

梁碧珊激动地表示,每天面对这些有着几百年历史的珍贵文物,从历代皇帝妃嫔经过的宫砖上走过,站在这深宫巷弄间,仿佛穿越到了明清时期,与那个时代的人们来了一场文明对话。“真叫人越研究越着迷。”她感叹道,作为一个中国人,能拥有如此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觉得非常自豪和骄傲”,更表示,自己有义务将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热爱中国文化。

为专业动容 感匠人精神

近年来,一部记录故宫文物修复师日常生活与修身哲学的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在网络上走红,并获得大量好评。不少观众为故宫文物修复师们“择一物终一生”的哲学理念所打动,纷纷表示被故宫老师傅们“圈粉”。林轩就是其中的一员,作为一名就读于香港浸会大学历史教育系的学生,林轩对历史建筑有着浓厚的兴趣,在观看纪录片时就已经对故宫的各种神秘密码充满好奇,更被故宫老师傅们聚精会神修文物的精神所打动。

走进故宫,当负责钟表修复的王津老师、热爱弹吉他又精通古书画修复的杨泽华老师、专注陶瓷修复的纪东歌老师……这些电脑屏幕里熟悉的人物,一个个出现在自己的眼前,林轩除了暗自庆幸外,更为他们的精湛工艺和专注态度所折服。

在故宫宣传科实习的工作展开不久,林轩就接到了协同某摄制组拍摄故宫文物修复的任务。“在距离不到20厘米的地方,亲眼见证一卷字画被师傅们妙手回春,这可比在电脑荧幕前看纪录片精彩多了!”林轩介绍道,原来展出一幅古字画是如此复杂的一件事情,光修复步骤就分为揭、洗、补、接、全色等多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需要修复师小心翼翼地完成。“有时候看到师傅们在揭开一层层薄如蝉翼的纸张时,都屏住呼吸,生怕一吸气就破坏了这些无价之宝”。然而,这些破损的宝贝又总能在师傅们的妙手之下,重新熠熠生辉。

无独有偶,被故宫修复师的匠人精神打动的还有香港岭南大学中文系的陈伊琳。她被分在摄影科实习,主要工作是辅助老师为故宫的文物拍照。她被称为是实习团里“摸国宝最多的人”,受到不少同学的羡慕。然而,陈伊琳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故宫老师傅们对待文物一丝不苟的态度。

“故宫的老师傅们很多已经在这里工作超过几十年了,经他们的手修复过的文物不计其数。然而,他们在面对每一件文物时,始终保持着面对第一件文物的初心,将文物的安全放在首位。”陈伊琳表示,世界变化如此之快,很多人都在同一时间做着好几件事情。但是,深宫里的老师傅们却一辈子只做一件事,并把它做到了极致。“我想这就是真正的匠人精神。”她表示,日后会以匠人精神为指引,不骄不躁、专心致志,做一名真正合格的“故宫人”!

承华夏文明 唤民族共识

“香港有很多具有本地特色的博物馆,然而,却没有一家能够真正展示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作为一名博物馆爱好者许辉萍如是感叹,“如果有着代表华夏文明藏品的博物馆立足香港,定有助于香港摆脱‘文化沙漠’的帽子,亦能够帮助香港市民认识国家、了解中华文化,增进国家认同”。

这位23岁的香港青年立志日后从事文博工作,在文物藏品与社会大众间架起一座沟通桥梁,将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介绍到香港,并使之面向全世界。今年六月,香港西九文化区管理局与故宫博物院签署《兴建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合作协议》,标志着位于香港西九文化区的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将于2022年正式落成。它的建设,将为香港市民欣赏国家传统文化提供便利,也将给憧憬为两地文化交流做贡献的香港青年提供大量机会。

“我非常向往能够成为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的一名工作人员,将‘故宫人’的身份延续下去,并把自己所学的知识,毫无保留地展现给市民和游客,为推广中华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许辉萍表示,通过在故宫的实习,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也让他对于推广中华文化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和更加坚定的决心。

在这短短四十余天的实习里,青年们在红墙黄瓦间,触摸历史的脉络;在繁杂工序里,感受匠人精神;在并肩同行中,收获手足情谊;更在潜移默化中,增进国家认同。随着大家的相继“离宫”,一段短暂的“故宫之旅”就此结束。然而,故宫博物院里璀璨夺目的艺术瑰宝将在青年们的脑海中永远闪耀,认真严谨的匠人精神将继续在青年们的生活中氤氲,它们已凝聚成一颗颗传承中华文化的种子,深深根植于青年们的心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夯实文化根基。(辜雨晴)

分享到:
(责编:贾文婷、刘洁妍)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