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粤港澳大湾区青年科学家微米纳米技术协同创新论坛举行【5】

【查看原图】
图为参与本次论坛圆桌对话的嘉宾金玉丰、朱永刚、唐晋尧、张国新、刘力铭、付红岩。(摄影:曾雄)
图为参与本次论坛圆桌对话的嘉宾金玉丰、朱永刚、唐晋尧、张国新、刘力铭、付红岩。(摄影:曾雄)
来源:人民网-港澳频道  2018年11月20日11:10

人民网香港11月19日电 为加强港澳特区与内地在微米纳米技术领域的交流与合作,由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主办、深圳市微米纳米技术学会承办的2018粤港澳大湾区青年科学家微米纳米技术协同创新论坛于11月17日至18日,一连两天在深圳大学城举行。

论坛邀请来自港澳特区和内地的科学家、企业家及青年学者齐聚一堂,就微米纳米技术前沿及发展趋势做大会报告和主题报告。此外,论坛还设有“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圆桌分论坛,供嘉宾和与会者交流和分享各自的见解;论坛还组织与会学者及学生赴泛大学城实验室参观交流。

17日上午9时整,论坛正式拉开帷幕。中国工程院院士王立鼎在致辞时回顾了我国微米纳米技术的发展历程,并表达了对本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的信心和希望。开幕式结束后,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清华大学深圳研究院副院长王晓浩教授发表题为“微纳技术产业协同创新,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的主旨演讲,深入阐述了微米纳米技术产业在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增长过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随后,深圳市微纳集成电路与系统应用研究院院长张国新和香港城市大学机器人与自动化研究中心主任孙东教授分别做了题为“感知计算改变生活”和“基于微操作与微机器人技术的精准细胞手术”的大会报告。专家们深入简出的报告赢得现场阵阵掌声。

17日下午,来自清华大学的余泉博士、香港城市大学的陆洋副教授、香港大学的唐晋尧副教授和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的付红岩副教授先后做了“浅谈微纳技术与分析仪器的协同创新”、“纳米尺度下硅和金刚石的超弹性现象及其‘弹性应变工程’应用”、“光驱动纳米机器人—前景和讨论”、“消费光电子新领域展望—3D感测与室内光通信”四个主题报告,将各自的最新研究成果和与会人士共同交流分享。

来自北京大学的金玉丰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朱勇刚教授、香港大学的唐晋尧副教授、深圳市微纳集成电路与系统应用研究院院长张国新、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刘力铭、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的付红岩副教授出席接下来的圆桌对话。本次对话主要围绕微纳技术“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展开,涉及到的主要热点议题包括破局科研成果与市场需求脱节、微纳技术知识产权保护的挑战、对毕业生创业的扶持与建议等。嘉宾们畅所欲言,纷纷就如何打造更高效的微纳技术“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在18日的论坛上,深圳市微米纳米技术学会理事长、北京大学金玉丰教授做了题为“微纳米传感器发展历史、挑战与机遇”的大会报告,带领与会者一览微纳米传感器的“前世今生”,并对其未来发展情况进行预测。随后,来自澳门大学的徐青松副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朱永刚教授、深圳大学的彭争春教授、香港科技大学的王铭康博士和香港大理工大学的赖溥祥博士,分别做了“力传感机器人微操作系统的开发与应用”、“微流控传感器及应用”、“柔性纳米压力传感与主动传感器及其应用”、“测量非常规纳米结构间的量子真空涨落力(卡西米尔力)”、“基于光声效应和波前整形的生物组织深层微米分辨率光学成像和刺激”的主题报告,现场气氛热烈,与会学者及学生争相提问,与嘉宾展开充分的讨论和互动。当天下午,参加论坛的青年学者和学生前往泛大学城实验室参观,先后参观了南方科技大学分析测试中心、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机器人实验室和清华大学深圳研究院材料与器件检测中心。

本次论坛将广东省和港澳特区微纳米技术领域的权威专家和学者聚集到一起,旨在加强三地在微纳米技术领域的交流合作,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微纳米技术的整体研究水平,共同加速微纳米技术作为经济发展新动能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增添新活力的进程。经过为期两天的紧张议程,论坛于18日圆满落幕。

本次论坛由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香港大学、香港城市大学、澳门大学共同协办,并得到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深圳市微纳集成电路与系统应用研究院、南方科技大学、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和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的支持。(辜雨晴 程凯常)

分享到:
(责编:张进 (实习生)、徐祥丽)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