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港澳

“沪港通”运行三周年

为两地资本融通“铺路架桥”

本报记者  柴逸扉
2017年11月28日05:34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小字号

  图为二○一四年十一月十七日“沪港通”开通仪式现场。
  (资料图片)

  2014年11月17日,香港交易及结算有限公司,随着“咚”的一声锣响,“沪港通”正式“鸣锣通车”。

  如今,三年时间已经过去,“沪港通”运行平稳。随着两地投资者对互联互通机制的了解加深,“沪港通”与“深港通”成交稳步增长,越来越多的内地投资者利用“港股通”进行海外资产配置,同时更多的国际投资者也通过“沪股通”和“深股通”进入内地股票市场。

  总成交额破6万亿元人民币

  “沪港通”开通三年成效如何?从内地与香港往来的交易量和金额来看,“沪港通”及“深港通”为两地金融市场的对接投资起了较大的促进作用。

  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1月16日,“沪港通”总成交金额达6.05万亿元人民币,日均成交额为87.19亿元人民币。

  从“南下”的内地资金来看,截至今年10月31日,“港股通”三年以来累计成交3.32万亿港元,为港股市场带来了6375亿港元净资金流入;内地投资者利用“港股通”投资港股的持股金额已达8088亿港元,较去年底增长一倍以上。今年前十个月,“港股通”日均成交额在港股市场的占比增至7.2%,远高于2015年的2.4%和2016年的4%。

  与此同时,从香港资本市场“北上”的“沪股通”和“深股通”成交也日渐活跃。截至今年10月31日,“沪股通”和“深股通”累计成交4.05万亿元人民币,为内地股票市场带来了3263亿元人民币的净资金流入。截至今年10月31日,香港和海外投资者合计持有沪市股票3103亿元人民币,深市股票1814亿元人民币。

  具体操作更简单方便

  “沪深港通机制为两地市场带来了历史性的互联互通。”香港交易所集团行政总裁李小加表示,通过交易总量过境、结算净量过境的独特创新,两地市场可以在充分保留各自市场监管规则、市场结构和交易习惯的前提下实现完全市场化的交易互联互通。

  通俗点说,就是让两地投资者可以通过较简易的方式,以熟悉的制度买卖另一方的股票。操作规则更简单易懂。

  在“沪港通”之前,境外资金只能通过QFII、RQFII以及三类机构投资内地股市或债市,对参与者资质以及操作的灵活性都有较大限制。而在“沪港通”“深港通”开启后,双方的金融投资参与者不断增多,金额也随之扩大。李小加表示,受“沪港通”“深港通”启发,“债券通”已经成功推出,未来互联互通机制可以延伸到更多资产类别。

  同时,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尤其是防止外汇“大搬家”,“沪港通”“深港通”的结算交收全程封闭,杜绝了资本外逃等违规行为。按照交易规则,“沪港通”每交易10元,轧差后过境资金仅有2元,每天过境的清算结算就一笔,采取的是双向轧差结算的方式。这就让本来海量的外汇进出,缩到了尽可能小的规模,被形象地称为“千军万马做交易,单枪匹马在清算”。

  加速两地资本市场互联互通

  “‘沪港通’最大的成功是实现了内地资金和香港资金的互联互通,并且通过‘沪港通’又实现了内地资金与国际资金的相互联通。”谈及“沪港通”的作用,上海金融学院统计系主任温建宁这样表示。

  与温建宁的看法类似,李小加指出,“沪港通”“深港通”机制是以最小的制度成本为内地资本市场取得最大效果的开放,并提升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吸引力,同时积极推动和促成了国际市场主要指数未来逐步纳入A股,相信香港将来一定会在连接中国和世界方面继续扮演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沪港通’及‘深港通’如当年引进H股般,为港股带来大量资金;同时可吸引更多海外企业选择来港上市。”

  此外,业内人士也指出,“沪港通”“深港通”的推出有助于内地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加速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同时也带动了A股的国际化,并激发了全球交易所之间互联互通的热潮。

  例如这三年间,上海证券交易所携手德国证券交易所、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在法兰克福成立中欧国际交易所,入股巴基斯坦交易所,和阿斯塔纳合作建立交易所;目前“沪伦通”的可行性研究正在推进。

  上海证券交易所总经理黄红元表示,下一步,上交所将运用好“沪港通”开发运行的经验,多渠道、多措施、多领域地推进国际化业务发展,为内地资本市场国际化探索新的方式和路径。

(责编:冯粒、刘洁妍)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