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写:“智龄”“乐龄”“活龄”——香港社会多方优化老龄生活
从婴儿椅开始,接着是学生用的课桌椅,然后是工作用的办公椅……一直到老人用的拐杖式椅子、轮椅。在香港一个老年产品展览会上,一个艺术公益组织用一排椅子象征了多数人的一生。
26日至28日,“黄金时代”展览暨高峰会在香港湾仔会展中心举行,呈现各地创新养老产品及模式。
特区政府政务司司长张建宗在致辞时表示,香港每6.5人就有一人65岁或以上。而20年后,每3人就有一人65岁或以上,其中85岁或以上的人口将翻番——从目前17.3万升至37.8万。
“忘事”老人 不被忘
在这排椅子不远处,香港社会服务联会的义工们呼吁大众关注认知障碍症(阿尔茨海默症)。通过一款类似“康乐棋”的游戏,他们列出患者常见症状:忘关水龙头、忘关燃气、突然发脾气、忘了刚吃过饭又要吃、大热天穿上厚衣服防寒……
长屋设计是香港一家小型社会企业,专为老人改装房间,如在浴室、坐厕处配上扶手。谈及如何为认知障碍症患者改装房间时,联合创办人雷炜程指着效果图说:“这里采用了隐形门,门与墙壁是一体的,防止认知障碍症患者自己开门出去后走丢。这里还采用了透明玻璃橱柜,提醒他们里面放了什么……”
香港社会服务联会提供的数据显示,香港60岁以上人群中,每10人便有1名认知障碍症患者;80岁以上人群中,每10人便有3名认知障碍症患者。2039年,香港将有超过33万认知障碍症患者。
联会长者服务部主任王云豪说:“不仅香港,全世界都面临认知障碍症的难题。希望香港市民更多了解它,用积极的心态去应对,长幼之间互相体谅。”
讳“老”字 美其名
香港社会称呼老人为“长者”,并避讳可能带来负面情绪的字眼。
除了用“银发一族”,香港社会还爱用“智龄”“乐龄”“活龄”等指代老年。“智龄”大意是智慧地老去,聪明地适应年龄增长而非一味抵抗;“乐龄”大意是快乐舒心的年龄,因为已卸去大部分家庭负担;“活龄”大意指积极地、活跃地老去,即仍积极参与社会事务。
8年前,香港理工大学便成立了“活龄学院”。该学术研究中心通过科研和持续教育,关注老龄化挑战,推动长者享受“积极颐年”的生活。
举办此次展览的黄金时代基金会用“黄金一代”称呼45岁及以上、准备退休或已退休的人士。这个非牟利机构的创办人兼主席容蔡美碧说,今天的“黄金一代”有全新的价值观、抱负和需要,正推动“黄金时代”经济发展,为社会带来新机遇。
新科技 助安老
说粤语的机器人、多功能电动轮椅、自动化坐式淋浴机、有定位追踪器的时尚外套、监测老人安全的智能家居系统等在展会上广受关注。
香港市民冯女士安装了一套“长者智能家居”系统。她说,家里的厨房温度过高时,后台系统就会打电话给你,确保独居老人的安全。
长者安居协会提供了这些设备。该协会称,多年前一股寒流引发多起独居老人猝死,1996年,一群热心人士成立了这个非牟利机构,提供24小时无间断服务。
特区政府大力支持安老事业的科技发展。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去年10月发表施政报告时指出,为积极推动乐龄科技,改善长者生活,减轻护老者和护理人员的负担和压力,政府会预留10亿港元成立基金,资助安老服务单位试用及购买科技产品。(记者战艳 郜婕)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