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港澳

爱依然还在——震后十年四川地震灾区的港澳台援建印迹

2018年05月07日08:38 | 来源:新华网
小字号

血浓于水,手足情深。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8.0级特大地震致使近13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满目疮痍,灾难也激发了两岸暨港澳地区同胞患难与共的亲情。十年过去了,这份爱在这块涅槃重生的土地上依然继续发光发热,温暖人心。

这份爱,来得并不容易。

从映秀镇通向卧龙大熊猫自然保护区,有一条长约45公里的省道,是通往保护区最便捷的道路,却被喻为“地质灾害博物馆”,因为其贯穿了映秀、茂汶两条高裂度地震带,沿线生态环境极为恶劣,洪水、泥石流、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频发。

如今,沿途每一个隧道的入口处都印有大熊猫和紫荆花,似乎在提示人们:这里凝聚着香港同胞的关切与爱。

2008年,映卧路初步建成便遭遇汶川特大地震,整条道路全部被掩埋。香港特区政府伸出援助之手,出资7.656亿元人民币援建映卧路。然而,2年后,特大山洪泥石流让建设中的映卧路再次被毁。香港特区政府又出资10亿元人民币,并联合两地专家优化映卧路方案。2016年10月,四川省道303线映卧路终于成功通车。

对期间香港同胞的细心和负责,时任映卧路建设总指挥长的樊增彬深有感触:“他们(香港方面的监理人员)随身带着尺子,误差精确到毫米。”

这只是香港援建四川地震灾区的一个缩影。根据香港特区政府发展局2016年发布的《援建工作完成报告》显示,香港特区在8年多时间内,共投入超过100亿港元,援建了近200个四川灾后重建项目。项目分布于四川12个市(州)。

这份爱,来得无微不至。

走进四川德阳什邡市方亭慈济中学,学生们蓝上衣白裤子的夏季校服与台湾慈济基金会工作服的配色一致,而学校建筑的风格,同样彰显着其与祖国宝岛的联系。

“我们学校是由台湾慈济基金会全额修建的,耗资500万元人民币,于2010年9月投入使用。面积相较过去扩大了近30%。”校长李治洪说,学校自开始使用以来,就一直将两岸共通的感恩、互助互爱、孝文化等作为学校的重要教学内容。

该校初一学生杜婧雯说:“学校有关台湾方面的课程比较多,尤其是上历史课的时候,老师会和我们着重讲述关于台湾的故事。我虽然没去过台湾,但是我一直觉得他们离我很近,像亲人一样。”

同胞们的付出和投入,不仅为灾区重建作出了巨大贡献,这种患难时刻的真情也让彼此的心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今年2月,台湾花莲发生6.5级地震。李治洪告诉记者,在这所农村学生占多数且仅有720名师生的学校,师生们自发捐款超过1.4万元,“我们捐的金额是什邡市所有学校中最多的”。

身患尿毒症、年初刚结束透析的14岁姑娘孙梦怡听闻捐款,坚持回校参与,“尽自己一份力”。“没有台湾亲人们的捐助,我们不会有这么好的教室。”

“这是全校师生对台湾同胞感恩的表现。”李治洪说,这种相互关爱对两岸同胞来说是弥足珍贵的。“我们本就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

如今,每年寒暑假,台湾慈济基金会依然会组织工作人员或台湾青少年前来什邡学习实践,增进彼此间了解。

这份爱,来得无怨无悔。

在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新县城,一座三层楼高、有着浓郁羌族风格的寨子格外引人注目。这座占地面积1.3万平方米的羌族民俗博物馆由澳门基金会于2009年耗资1亿澳门元建设,2013年1月正式开馆。

“这座博物馆是澳门同胞与内地居民血浓于水最真实的体现,也代表着两地文化的传承。”馆长高泽友说,“我们一定会管理好、运行好、开放好这座博物馆,请澳门同胞放心。”

据不完全统计,博物馆目前已累计接待港澳地区游客2000余人。

从建馆之初就担任讲解员的卢芳去年底刚接待了一批澳门游客。她说:“每一次接待来自澳门的游客,都觉得很亲切。对他们,我们满是感恩与感谢。”

四川省政府数据显示,澳门特区政府共拨款55亿澳门元、澳门基金会拨款5亿澳门元支持四川地震灾区援建工作。以澳门特区2008年的54万人口计算,澳门同胞人均捐款逾万澳门元。

十年来,来自港澳台同胞的帮助,让在地震灾害中饱经磨难的天府之国更快重获新生。灾区人民永远忘不了港澳台同胞的关爱和善心。

正如十年来一直接受香港方面复健治疗的代国宏所说:“谢谢香港医护人员们不离不弃的陪伴。最难的日子,我们已经挺过来了。”(记者陈舒 余里)

(责编:李阿茹娜(实习生)、刘洁妍)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