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艺术馆,策展人司徒元杰在吴冠中雕像旁接受采访(11月29日拍摄)。新华社记者 李钢 摄
新华社香港12月15日电(记者闵捷、朱宇轩)微蹙眉头,凝神屏息,目光炯炯。在近日开馆的香港艺术馆吴冠中诞辰百年展上,吴冠中之子吴可雨见到这尊父亲的雕塑时,禁不住潸然泪下。
香港艺术馆首席研究员、该展策展人司徒元杰介绍说,这尊雕塑表现的是2002年吴冠中先生在香港艺术馆楼顶平台上为观众现场示范户外写生的故事。雕塑家吴为山先生用写意、半抽象的手法,创作了一座真实、纪念式的铜像,再现了吴冠中先生的创作风格,也表达了他与香港艺术馆的情缘。
从粪筐到餐车
在展厅的一角,一个农家用的藤编粪筐在这个艺术殿堂里格外引人注目。粪筐里还放了几支画笔和几管旧颜料。而在另一个展厅,摆放着一架不锈钢制的手推餐车,小车上也摆着颜料和画笔,背景是巨幅的维多利亚湾海景照片。
这次展览题为“从粪筐到餐车——吴冠中诞辰一百周年展”,据司徒元杰介绍,因为当年吴冠中在“文革”中下放到农村时,身边画画工具很少,他就把粪筐改造成画架,因此被戏称为“粪筐画家”。至于那个“餐车”,则是吴冠中2002年为香港艺术馆作画时,随手拉来作画架的。“这个餐车有特殊的意义:吴冠中之前有‘粪筐’时期,十分艰苦,但他成名了、有地位了,在创作上仍然使用随意、简单的方法创作。”司徒元杰说,从粪筐到餐车,串联了我们展览的两个点,而两点中间就是吴冠中的人生起伏、风风雨雨和坎坎坷坷。
本次展览展出了吴冠中不同时期创作的一百件作品,有油画,也有中国画。在过去30年间,吴冠中和他的家人先后6次共捐赠给香港艺术馆450件作品,这些作品会在日后的展览中陆续呈现给观众。
1994年前后,香港艺术馆开始做一些20世纪中国绘画的展览。司徒元杰也有机缘结识了吴冠中先生。他在一次展览中接受英文报纸的访问,“我在旁边做翻译。他说了一句‘文盲可怕,美盲更可怕’,我一时不懂得怎么翻译。”
“美盲”这个概念给司徒元杰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他说:“吴冠中先生有一颗济世为怀的心,他不是说捐些钱出来作善款,而是用艺术、用美感,想让普罗大众都接受,扫除美盲。”
从知音到知己
2002年,香港艺术馆举办了吴冠中更大型的回顾展。在一面白墙上,《双燕》《秋瑾故居》和《忆江南》三幅画从左到右依次排开。司徒元杰说,吴冠中看后说了两个字“震撼”,并在一篇题为《被俘》的文章说“我已经被俘虏了”。
“三张画刚刚好讲述了吴先生从具象,半抽象、到很抽象的艺术发展过程。”司徒元杰回忆,后来吴冠中将这三张画捐给香港艺术馆时说,这三个是他最爱的女儿,“我现在找到了户好人家,我把她们全部嫁给你们香港艺术馆”。
2010年春节前夕,司徒元杰曾到北京向吴先生拜年。那一年他又画了4张画,又全部捐给了香港艺术馆。这一年是吴冠中生命的最后一年。这年春天,“独立风骨——吴冠中捐赠展”在香港举行。
“我和吴可雨拿着那最后的四张画,一起飞回香港开记者会,把那四张画放进展览厅。我们开记者会的时候,我还记得是黄昏,大概开到7点多,接着我们几个人就一起去吃饭。吴先生就在那一晚的11点52分去世了。”回忆起最后一次与吴冠中的交往,司徒元杰伤心落泪。
2018年,吴可雨代表父亲吴冠中再次捐赠350多件作品给香港艺术馆,这是最大的一批。吴可雨来香港举行发布会时说,他和他父亲都认为,香港艺术馆在推广吴冠中作品方面做得很好。吴冠中也曾在一篇文章中写道,他用三个字形容香港艺术馆:遇知音。
从江南水乡到香港老街
白墙黑瓦,小桥流水,燕子翻飞。吴冠中风景画蕴含着他对山河、祖国、民族的真情真爱。他曾说,童年看到“水波扩展的图像给我留下美的印象,也可说是我抽象美的启蒙老师。”
香港是吴冠中走进都会速写和撷取创作素材的重要地点,这城市的旧貌新姿和蕴含中西结合的特色引起他作画的兴趣。他多次来港写生,时常与夫人坐在香港老区的马路边,用他的艺术为香港渐渐逝去的历史留痕。
1990年,吴冠中应邀来香港写生,为即将拆卸的旧街和建筑物进行写生,包括鸟街(康乐街)、花布街(永安街)、李节街等。吴冠中曾写道:“我确乎爱那些古老市街的风采……”
2014年,香港发行的一套吴冠中作品的纪念邮票中,既有《双燕》,也有《维港写生》。
司徒元杰说,吴先生认为“群众点头,专家鼓掌”,他最关注的是群众,所以我们在做展览策划的时候,为了把他的作品推广给普罗大众,香港艺术馆用了很多手法,包括现场速写示范、拍纪录片、编童书等。吴先生也不断地鼓励我们,并捐作品出来,使我们的展览更加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