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港澳

滕锦光:香港建设国际创科中心还需何助力?

2022年09月01日16:44 | 来源:中国新闻网
小字号

  中新社香港8月31日电 题:香港建设国际创科中心还需何助力?

  ——专访香港理工大学(理大)校长、粤港澳大湾区院士联盟理事会副主席滕锦光

  中新社记者 韩星童

  近年来,推动创新发展始终是香港特区政府施政的重中之重。“十四五”规划明确支持香港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适逢香港回归25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视察香港期间,专程考察了香港科学园。

  为何“现在是香港有史以来发展创科的最好时机”?香港理工大学(理大)校长、粤港澳大湾区院士联盟理事会副主席滕锦光近日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梳理香港创科发展的优势与不足,并为建设国际创科中心及融入国家科技发展提出建议。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今年7月1日适逢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习近平主席在港发表重要讲话,并专程考察香港科学园。在您看来,目前香港创科发展有何机遇与优势?

  滕锦光:习主席对香港创科发展非常重视,代表中央政府对香港创科发展提出了期望,这是香港未来发展创科的重要动力。

  香港创科发展的主要优势,在于较强的基础科研人才储备。香港的几间大学在基础科研方面都做得不错。香港是一个中西交融的地方,在机制上与国际接轨,使用英语较多,与其他国家交流比较方便,因此吸引海外人才相对容易。

  将来香港最大的创科发展机遇应当在北部都会区,从其规划来看,从土地的释放到人才政策,以及跟大湾区的结合,北部都会区都会为香港创科发展提供很多机遇。

  中新社记者:“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支持香港建设成国际创新科技中心。要发展创科,香港应在哪些方面发力?

  滕锦光:香港作为国际化的金融中心,尽管具备各种优势,但在过去几十年并未发展出蓬勃的创科产业。原因在于创新产业的链条很长,要从基础研究到转化研究,再到产品化,其中转化研究和产品化两部分非常重要,但香港都有不足。在有些领域,香港有足够大的市场与能力发展其创科产业,如智慧城市或老龄化服务。但另一些领域,如微电子、人工智能等,牵涉到工业基础、产业链、土地供应、人才资源等,这些领域在香港的发展就受到制约。

  香港要发展创科产业,首先要优化土地和人才政策,释放更多土地,有了土地才会有产业用地。吸引人才来港,要解决其住房问题,也牵涉到土地问题。

  香港需要提升与大湾区和其他内地城市的合作,因为香港本身在一些领域的市场不大。香港的科技研发成果需要跟大湾区乃至全国的市场结合,在制造业方面也需要跟大湾区乃至全国的产业链结合。比如理大培育的一间独角兽公司,做仓库储存机器人的海柔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它在香港的仓库数量不多,市场不够大,但在深圳就做得很好。

  大湾区和其他内地城市,可以补足香港产业链和市场的不足。没有产业链和市场,研发技术和应用都很难成功。

2022年7月12日,香港首个跨境官产学研共建、专注服务创科人才的非营利性教育机构——香港创科教育中心成立仪式于香港科学园举行。中新社记者 李志华 摄

  中新社记者:不少创科界人士都用“黄金时期”形容现时香港创科发展前景,您是否认同?

  滕锦光:香港的经济发展现在确实到了一个阶段,全社会都认识到,在原有的经济活动,包括金融、地产等基础上,需要发展一些新的经济活动,且应往创科产业方面拓展。同时,国家也需要大力提升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在此大环境下,国家规划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香港则被定位成国际创科中心,“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到这一点。

  香港具备基础研究人才、国际化环境和先进的金融体系等优势。过去几年,特区政府做了很多努力,投入资金超过1500亿港元,以推动创科发展。上一届特区政府还推出“创新香港研发平台”,支持本地大学和世界知名的大学、科研机构,在香港科学园成立联合实验室,从事研发工作。

  所以我认为对香港而言,现在是有史以来发展创科产业的最好时机。

  中新社记者:如您所述,特区政府近年来投入大量资源发展创科,您认为目前而言是否足够?未来还期望特区政府在哪些方面加以支援?

  滕锦光:目前资源投放的力度已经不错,但未来资源投放肯定还要继续。香港的基础研究能力较强,人才很多,但基础研究的经费仍然不够。香港8间由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资助的大学,由特区政府经费直接资助的博士生名额只有5000余个,当然学校也会利用其他经费招博士生。我们需要更多政府资助的博士生名额,培养更多创科人才。

  特区研究资助局拨款给本地大学学者从事基础科研的项目(GRF项目),在过去20多年间,每个项目的经费其实没什么变化。很多学者都呼吁希望得到改进。另外,特区政府也需要加大对应用及转化研究的投入,从而使研究成果更好地转化为生产力。

在香港科学园举行的“全港大专生机械人大赛”。中新社记者谢光磊 摄  

  中新社记者:过去多年间,香港创科发展取得了哪些成果?

  滕锦光:过去20多年有项成果非常明显,就是把几间本地大学建设成为了世界级大学。2020年,香港做了一项研究评估,结论是香港8间大学约70%的科研工作达到世界领先或国际卓越水平。这与20多年前差别很大。

  另外,香港创科各方面都有了新发展,比如香港科学园和数码港落成及投入使用,香港正准备与深圳合作,建设位于落马洲河套地区的港深创新及科技园。特区政府创新科技署下的“创新及科技基金”也资助了不少项目,一些应用性的研发中心相继成立,这些都为香港创科发展打下了不错的基础。

  中新社记者:香港拥有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独特优势,您曾负笈海外,并在香港执教,拥有国际化学术背景,您可否从自身经验出发,谈谈中西方在创科学术及产业氛围上有何异同?香港应如何发挥优势,建设成国际创科中心?

  滕锦光:就学术研究和产业技术发展的氛围而言,中西方的说法比较笼统。总的来说,所谓西方,就是一些比较发达的国家,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其文化跟中国文化不同,现代科学技术也从那边先发展出来。中国在过去几十年进步很大,但在一些领域跟西方还存在差距,仍需发展和学习。我们也有很多优势,比如国家制度,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中国高铁发展就是很好的例子。

  香港应当更好融入国家创新体系,以自己所长贡献国家所需。国家有需要,香港也能做好,这就是很好的发展机会。比如理大参与嫦娥五号任务,为国家首次从月球表面采样并把样本带回地球作出了贡献,就是发挥了所长。

嫦娥五号探测器从月球表面采集样本的“表取采样执行装置”由香港理工大学负责研制。图为研发基地。中新社记者 李志华 摄

  中新社记者:近几年,香港逐渐开始参与更多国家级科研项目。您认为香港的科研优势如何助力国家创科发展?

  滕锦光:香港有1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6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香港分中心,这些本身就是国家创科体系的一部分。本地大学也可以通过深圳研究院参与或承担国家、各个内地城市政府或企业的科研项目。

  我认为,将来特区政府应与中央政府有更紧密的科研合作规划,让更多有能力的香港科学家参与国家规划的重点研发项目,至于经费则可以双方支援。这也是将香港科研力量融入国家科技发展计划的重要途径。

  从理大来说,我们希望疫情过后鼓励更多老师到大湾区乃至全国各地城市交流,如果有城市需要且认同我们的科研能力,可以探讨建立转化型的技术研究院,提供研发空间和资金,理大提供技术和专业指导,从而将理大的基础研究成果应用到各地。这样也能为我们增添科研动力和资源,为国家科技产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香港理大科研团队利用小行星“丝川”三维模型以协助国家未来的小行星探索任务。中新社记者 李志华 摄

  中新社记者:粤港澳大湾区院士联盟去年成立。作为联盟理事会的副主席、联合发起人之一,您认为联盟将在香港创科发展中担当怎样的角色?发挥什么作用?

  滕锦光:粤港澳大湾区院士联盟的会员,目前主要是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在大湾区工作的院士。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都是国家的科技咨询团体,常为国家科技发展政策提出建议。对于香港创科发展及如何融入国家科技发展格局,两院院士们也会有政策性的建议,提交给特区政府及中央政府,这有助于香港科技发展更好地融入国家科技发展,并作出更多贡献。(完)

2022年8月11日,粤港澳大湾区院士联盟于香港科学园主办首届“大湾区国际科创峰会”。中新社记者 李志华 摄

  受访者简介:

香港理工大学(理大)校长、粤港澳大湾区院士联盟副主席滕锦光。中新社记者 陈永诺 摄

  滕锦光,香港理工大学校长、粤港澳大湾区院士联盟副主席及发起人之一。执掌理大前,滕锦光为南方科技大学副校长兼研究生院院长。滕锦光作为结构工程学者,曾撰专著及两百多篇SCI期刊论文,著作被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员广为引用,多项科研成果被中国、美国、欧洲,英国、澳大利亚的设计标准、指南所采纳。2017年荣获中国科技界最高学术荣衔—中国科学院院士。此外,他亦于2015年当选为爱丁堡皇家学会通讯院士,2013年当选为香港工程科学院院士。滕锦光多年来获得许多奖项,其中包括2013年度获颁“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04年获颁“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责编:燕勐、徐祥丽)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