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香港凤凰卫视知名主持人杨舒。(摄影:曹海扬) |
编者按:
“来了,就是香港人。”这是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梁振英,于今年1月16日在施政报告中所讲的一番话, 它体现了香港包容开放、追求公平、自由民主的气度与胸怀。
正是这样的气度与胸怀,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内地人选择在香港落地生根,安家落户。他们为何选择来到香港寻求机遇?他们在香港过得好不好?香港给他们带来了什么?他们在香港书写着怎样的人生?人民网2013年新春特别企划“人在香港2013”,透过十位不同领域代表人物的真情诉说,感受内地人在“狮子山下”勤奋进取、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本期人物:杨舒
来港时间:2005年
毕业学校:香港浸会大学财经新闻硕士
工作岗位:凤凰卫视节目主持人
新年愿望:集中精力做好新节目
她曾经是央视的学生主播,清新可人,宛如邻家姐姐。6年前,她来到香港,加盟凤凰卫视;如今,她是凤凰卫视的当红新闻主播,她有着对事业的追求,也有对生活的感恩;她是凤凰主播中的“早起鸟”, 也是观众心中的“杨老鼠”。她,就是杨舒。
层层选拔, 被凤凰卫视看中
还在中国传媒大学上学时,杨舒就在中央电视台主持节目,两年的主持经历,杨舒积累了很多经验,在知名度不断提升的同时,也让杨舒开始思考,是不是应该继续提升自己? 2005年,香港凤凰卫视在杨舒的学校招聘主持人,这让杨舒看到了曙光。
在通过一试、二试后,杨舒开始最后的面试阶段:与人在香港的总裁刘长乐、中文台台长王纪言、评论员阮次山进行卫星连线面试;走进录影棚,现场模拟主持一档节目。凭借在央视打下的基础,杨舒在镜头面前落落大方,正常发挥,最后凭借优秀的表现,加盟凤凰卫视。
杨舒说,当时考官告诉她:面试的题目是模拟主持一段《凤凰早班车》,没想到,模拟主持的题目就成为六年来她在凤凰卫视的主打栏目。
加入凤凰,做一块“好学的海绵”
2006年1月1日,是杨舒到凤凰卫视上班的第一天,当时,凤凰卫视还在九龙红磡的海滨广场办公。走进凤凰,让杨舒大开眼界:最先进的德国冷冻光;可以旋转的演播室;员工集中办公;见到吴小莉、胡一虎等前辈。第一天上班,让杨舒兴奋之余,也感觉到凤凰“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作为新人,杨舒很努力:跟记者一同外出采访,感受并适应香港传媒人的工作节奏;资深主持人吴小莉进行业务指导,出镜采访、报道角度有问题,吴小莉都会一一指出;做《凤凰全球连线》栏目的编辑,熟悉凤凰幕后工作的基本环节,看主持人胡一虎如何与编辑沟通,“熟悉了幕后工作各个环节,坐在主播台上播新闻会更有底气。”来到凤凰,杨舒就像一块海绵,每天都在学习,汲取营养。
半夜播新闻,经得起考验
熟悉了业务流程后,杨舒开始上手主持工作,但是名主播不是一夜成名的。在凤凰,对主持人的培养和磨练是从通宵播新闻开始的。杨舒说,她有一段时间主持的是半夜时段的新闻。半夜时段播新闻,似乎没什么人看,但杨舒不这么认为。“咱们的半夜时段正好是欧美国家的黄金时段,我通宵播新闻的时候,不知道遇上过多少国家大事。”
2008年11月26日,印度孟买发生连环恐怖袭击爆炸,晚上11点,还在化妆的杨舒就被叫到直播间开始突发事件直播,当时的情景,杨舒忙到来不及反应。“一边眼线没画完,另一边还没画眼线就上去直播了。”与评论员对话,连线场外嘉宾,突发新闻直播让杨舒经受了考验。除了突发事件直播,杨舒还会就重大国际会议直播,进行同声传译。“主持夜间新闻对我的锻炼很大。”
主持《凤凰早班车》,坚持做自己
2007年1月1日,来凤凰仅工作一年的杨舒,就主持早间新闻节目《凤凰早班车》,这在杨舒看来是领导大胆的决定。“我很年轻,不能和大师级主持人比,所以在主持《凤凰早班车》时,没有想过要复制别人的风格,只想做好自己,把新闻播好。”刚开始主持《凤凰早班车》,有观众不习惯她的主持风格,认为她不如前辈主持的好,这让杨舒纠结了一段时间,但是杨舒说:“我需要时间去跟观众磨合,让观众适应自己的风格。”坚持与努力,让杨舒的播报风格,逐渐被广大观众所熟知和认可。
当年的“死羊”,如今的“早起鸟”
这些年的早新闻播报,让杨舒没睡过几天安稳觉,生怕自己起不来。为了能够保证早上五点起床,杨舒在床头摆了好几个闹钟,但更多时候,杨舒不是被闹钟叫醒,而是从梦中惊醒。“凤凰的节目都是直播的,容不得你开天窗。有时候晚上想早睡,却睡不着,这比倒时差更困难。”
杨舒坦言,上大学的时候,自己永远都是宿舍里最后一个起床的。“宿舍其他人都起来了,拿着枕头噼里啪啦砸我。”杨舒在宿舍里有一外号,叫“死羊”,因为睡得跟羊一样死。如今,当年的“死羊”,早已历练成敬业的“早起鸟”。“大学同学聚会的时候都说,当年睡懒觉的‘死羊’,后来竟然成为天天早起,从不睡懒觉的人。”杨舒笑言,“这是对我以前睡太多的报应”。
2013年心愿:新节目《全媒体全时空》越做越好
2013年,杨舒开始主持凤凰卫视全新一档新闻节目《全媒体全时空》。杨舒说,节目整合手机、网络、广播等不同的传播媒介,这是凤凰卫视的一次全新尝试,也是她本人的全新尝试。“节目刚开播一个月,还有很多不足,我们会听观众的反馈,希望自己今年能集中精力把这档节目做好。”
(明天,“人在香港2013”系列报道将向您介绍一位来港十年的女琵琶演奏家,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