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言要点
“‘一国两制’在香港行将进入第20个年头,但英属殖民地的特殊历史背景,使得港人对祖国的国情、历史、风貌等均缺乏深度的了解。作为中国人,港人必须拥有国家意识和民族使命感。”
“要以国情教育为目标,加强两地交流活动,以一种互动的形式加深香港学生对祖国历史及国情的了解和认知。”
今年是港澳委员陈聪聪第一次参加全国两会,在妇联20组第一次讨论会上,她对香港国情教育的关注让在座委员频频点头。
陈聪聪委员颇为痛心地告诉记者,现在香港的很多年轻人对中国近百年来的振兴史一无所知,“抗日战争、南京大屠杀、钓鱼岛……所有这些对他们而言完全没有概念。”陈聪聪说,时至今日,国民与国情教育在香港愈来愈薄弱,“香港的很多学校并不鼓励学生修读中国历史和地理,你问唐宗宋祖秦王汉武他讲不清楚,英国的东西却说得滔滔不绝。”
在陈聪聪看来,“一国两制”若要后继有人,必须更加重视和关心港澳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特别是要坚持不懈地开展对青少年的国情教育和国民教育。
回归十周年后,香港报考会考中史科的学生由40000多跌至23000多人。陈聪聪说,急剧下降的数字让她认识到,港人国情教育的强化,仅靠增加中国地理和历史两个科目的学习还远远不够,“要以国情教育为目标,加强两地交流活动,以一种互动的形式加深香港学生对祖国历史及国情的了解和认知。”
“广东和香港之间存在一些交流活动,比如学生互相访问、企业员工交换学习,但这些还不够频繁和深入。”陈聪聪强调,下一代港人更加需要认识整个中国的历史脉络,只有打好基础,将来才能为国家和香港的长期繁荣发展作出贡献。而借粤港两地的地理和文化优势,深度交流合作是打通脉络的关键。实际上,两地融合已是大势所趋,国民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应是认识在两地融合过程中香港青少年的发展空间和机会。香港市场规模有限,限制了青少年的发展空间。结合两地融合推动国民教育,能够增强香港青少年对国家和自己前途的信心,拓展其理想和事业。(赵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