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唐英年委员的“一挥手”--港澳--人民网
人民网>>港澳

记者手记:唐英年委员的“一挥手”

人民网记者  史江民

2013年03月08日13:01    来源:人民网    手机看新闻

全国政协委员、香港前政务司司长唐英年在政协分组会议上发言。(人民网记者 史江民摄影)

3月5日下午,作为采访政协会议的记者,我在北京贵宾楼饭店三楼会议室静心倾听并记录香港特区全国政协委员的发言。会议间隙,一个熟悉的身影从我眼前滑过,他潇洒地一挥手,留下几页文字,轻轻地道了声:“这是我的提案。”

这个熟悉又陌生的人,就是全国政协委员,香港前政务司司长唐英年先生。

我快速翻阅唐英年委员的提案,四份提案装订在一起,有提问有答案,分别涉及人民币国际化、AH股同股异价、CEPA落实中遇到的困难及香港在两地融合中的角色定位等重要问题。提案是标准的中文简体打印,首页留有唐英年委员的手机和地址。

虽然我平时对唐英年先生多有关注,但我们之间从未有过交集,更谈不上互相认识。他为什么把这么重要的文件交给我?我想探知,但并不想刻意追寻。或许,我长时间的静心倾听和用笔记本电脑记录委员讲话,这个细节被他捕捉。

唐英年委员的提案在人民网发表后,内地、香港多家媒体纷纷转载。他最想表达的声音,挥手之间,传遍世界。

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如何准确释放自己的观点,并与媒体良性互动,唐英年委员的“一挥手”给人以诸多启示。

以文字表达观点。唐英年委员把提案的文字版交给记者,是一个英明的举动。身为知名人士,一言一行都容易被外界解读,何况如此重要的政协提案。生活可以嘻嘻哈哈,文字却是心血之作。文字让人敬畏。唐英年委员正是深知文字的力量。他的此举,值得学习。

用信任传递声音。唐英年委员与记者并不认识,更未与记者深度交流,却并不担心自己声音的准确释放。他对传媒是信任的,他把手机号留给记者,给互动留下机会。他深信,白纸黑字的文字版提案不会被负责的传媒误读。传媒需要进一步沟通时,也能方便联系到他。

《唐英年委员:人民币最有潜力发展为第三种国际货币》等提案在人民网发表后,我通过手机短信告知唐委员。唐委员又发来自己的邮箱,我把文章地址电邮给他,并欢迎他有机会到人民网或人民网香港公司做客。

“想让全世界知道什么,告诉我一个人就足够了。”我经常对陌生人讲这句话,只是想告诉对方网络媒体的力量,也是时时提醒自己正确行使话语权。

两会上,记者和代表委员,互相都在寻找对方,彼此时间和精力也很有限。代表委员如何简单、高效、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有一万个方法,一万条途径。唐英年先生的轻轻“一挥手”,是我认为最潇洒、最让我心动的一个。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