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疆蓝皮书:中国边疆发展报告(2020~2021)》——

粤港澳大湾区应注重经济联动 形成大区域“经济共振”效应

2021年03月25日09:57  来源:人民网-港澳频道
 

人民网讯  3月2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中国边疆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新疆智库办公室共同在京发布了《边疆蓝皮书:中国边疆发展报告(2020~2021)》。报告认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应与长江经济带、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协同一起,注重区域间的经济联动,形成大区域的“经济共振”效应。

报告指出,粤港澳大湾区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九市(珠三角九市)。大湾区不仅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的地区,也是我国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发展大局中举足轻重。

大湾区的发展优势十分明显,即区位优势明显,经济实力雄厚,创新要素集聚,国际化水平领先,合作基础良好,改革开放经验丰富。这些优势表明,大湾区是“一带一路”的重要支撑区,是建设高水平和高质量国际合作的新平台。主要有五点定位: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发展目标非常明确:到2022年,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框架基本形成。到2035年,宜居宜业宜游的国际一流湾区全面建成。构建极点带动、轴带支撑网络化空间格局;完善城市群和城镇发展体系;辐射带动泛珠三角区域发展。

大湾区若实现所设定的目标,需要明确自身的定位。大湾区应该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共同构建开放型区域协同创新;打造高水平科技创新载体和平台;优化区域创新环境。大湾区需要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构建现代化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优化提升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能源安全保障体系;强化水资源安全保障。

大湾区还需要发挥粤港澳科技优势,形成区域创新体系。大湾区构建方案中提出了“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科技创新走廊建设的思路。大湾区应在优化创新资源配置方面下功夫,建设培育一批产业技术、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平台和创新中心。大湾区还需要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支撑引领作用。

大湾区应将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作为重要的主攻方向,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培育若干世界级产业集群。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和优化发展,促进产业链深度合作,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优化制造业布局,建设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和珠江东岸电子信息等世界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促进香港优势领域探索“再工业化”。加快制造业结构调整,培育一批智能制造骨干企业,提升企业的系统集成能力、智能装备开发能力和关键部件研发生产能力,发展再制造产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实施新兴产业重大工程。

大湾区应发挥服务业的优势,大力发展特色金融产业,推进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构建现代服务业体系。发展数字经济和共享经济,发展现代服务业,建设国际金融枢纽,巩固和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支持香港打造大湾区绿色金融中心,完善广州现代金融服务体系,支持广州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深化深圳发展资本市场,打造澳门中国—葡语国家金融服务平台,探索建设澳门—珠海跨境金融合作示范区。

(责编:李婷(实习生)、常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