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移民”温小利:十一年寻找身份之路--港澳--人民网
人民网>>港澳

人民网“走近香港草根”系列报道之十

香港“新移民”温小利:十一年寻找身份之路

策划:人民网驻香港记者 史江民 李海元 作者:陈典

2012年11月06日08:22    来源:人民网-港澳频道    手机看新闻
接女儿放学是温小利每天最开心的事。(陈典 摄)
接女儿放学是温小利每天最开心的事。(陈典 摄)

编者按:

一百个人眼中,会有一百个香港。

最能讲述香港故事的,是普通的香港人。他们用酸甜苦辣书写人生,丰富香港。一个个鲜活的香港草根,是香港社会最简洁的素描。

人民网特别策划推出“走近香港草根”系列报道,旨在通过这一群体的人生故事,向广大网友展现一个真实的香港。敬请关注。

 

对于香港土著及老移民而言,尚未在香港居住满七年的内地人,被称为“新移民”。温小利就是其中一员。新移民的生活如何?在新环境中他们经历了怎样的彷徨与挣扎?让我们一起来聆听温小利的故事。

四川姑娘在广州,意外收获香港情缘

多年以后,站在鸭寮街,温小利总会想起丈夫带她第一次抵达深水埗的那个下午。当年的鸭寮街和今天一样热闹拥挤,旧摊满地,叫卖声盈耳。她紧紧跟着丈夫,拖着行李,一步步在人群中穿过,抬头望天,只看到旧楼间的一抹蓝。今天,温小利穿梭在深水埗的大街小巷,如数家珍,黄金市场以卖电脑产品出名,买菜要到北河街街市,西九龙美食店云集。操着一口略带川味的粤语,迎面而来三三两两的熟人,她终于不再想逃离香港。这段路,温小利足足走了十一年。

上世纪90年代初,温小利从四川老家来到广州打工,厂里的人来自不同省份,有种四海之内皆兄弟的感觉。当时的广州已到处是香港流行文化。“每天一下班,我们就以最快的速度冲到旁边的录像带出租店,老板跟我们关系很好,一有新到录像带就放给我门看。”当时,香港流行歌曲也开始普及,温小利攒钱买了几张邓丽君的卡式录音带,在厂里的年轻人中流传甚广。但是,她从来没想过要成为香港人。对她来说,香港只是一个遥远的没有任何关系的世界。

随着香港回归的步伐临近,大量香港人去珠三角寻找商机,罗达强便是其中一员。1997年夏天,温小利认识了罗达强,是她认识的第一个香港人。问起对丈夫的第一印象,她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哎呀都忘了,感觉香港人很有礼貌,为人诚恳,还有讲的普通话听不太懂。”温小利的淳朴善良打动了罗达强,两人很快确立恋爱关系。这时的香港不再遥不可及,只是隔了一座罗湖桥的繁华大都市,那里将有未来的家。

四川味的粤语常常招来异样眼光

2001年,温小利和罗达强在香港成婚,参加婚礼的只有男方的亲人朋友,她的家人仍远在四川。那是她第一次踏上香港的土地,温小利回忆起当时的情景,“香港的旅游景点玩了个遍,那时还没有迪斯尼。车多人多,楼房盖得跟蜂巢一样,空气不太好,但是公共环境卫生好,路边每个洗手间都打扫得很干净。”他们住在北河街附近一个五十年楼龄的唐楼,这是罗达强父母留给他们的新房,房子有六十多平方米,呈长条形。住久了,温小利便感受到深水埗的贫穷,有的新移民一家三四口挤在十多平方米的小间板房内可谓司空见惯,四五口人挤在七八平方米的房内亦不乏其人。

当时香港政策规定,内地居民与香港居民结婚后,需满5年探亲签证才能拿到香港居民身份证,再过7年,才能拿到香港永久居民身份证。因此,2001年开始,温小利就利用每次三个月的探亲签证往返广州香港两地。温小利每次来香港都极不情愿。她说:“我户口还在四川老家,让家里帮我办好探亲签证再寄到广州,我总是想着办慢点。常常周一就拿到签证,我总是拖到周五周六才去香港。”

新移民最难适应的,也许并非居住环境恶劣,而是生活世界的突然转变。结婚后,罗达强再也不讲普通话了,逼着她快速学习粤语,看本港台电视剧、用粤语读报纸,各种方法训练下来,温小利终于会讲粤语了。但是,温小利一口四川味的粤语常常招来本地人的异样眼光,“买东西都要特别注意自己的口音,如果售货员听两三次也不明白你在说什么,她很可能就会不做你的生意,那些阿婆阿姐有时候还学我说广东话。”在这里人生地不熟,又没朋友,温小利一个人的时候喜欢在长沙湾道、福荣街闲逛,她天天盼着签证到期回广州的那天。

新移民的困惑与期待

五年探亲签证终于到期,2006年温小利回到四川办理赴港手续,当地派出所剪掉她的港澳通行证,发给她一张单程证去香港,当她通过罗湖海关的那一刻,她意识到内地将是永远回不去的故乡。

真正接受香港是从女儿上幼稚园开始的。温小利作为全职妈妈,每天都要接送女儿上学放学,一接一送,温小利认识了很多跟她一样从内地嫁过来的女人,大家一开口就发觉人人乡音不同。她们大多教育程度偏低,没有工作,相似的命运让她们很快打成一片。温小利的生活丰富起来,她们相约一起逛街,周末几家人去大浦烧烤,逢年过节吃顿团圆饭。但他们仍然生活在一个隔离的世界,温小利至今没有一个香港本地的朋友。

经朋友介绍,温小利参加了香港政府为新移民举办的培训班,为期十天,每天还有150港币补助。后来,她也去做了几天餐厅服务员,由于英文水平太低,做事不熟练,自己主动辞职,一直到现在她还是全职太太。罗达强每周回内地一次见客人,他的工资供养一家三口。丈夫和女儿每天教温小利学英语,她想过一段时间再出去工作。“有的朋友来到香港就拼命生孩子,拿三四个孩子来换综援(综合社会保障援助计划),不做事,有几个孩子就拿几个孩子的钱。”温小利的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满和无可奈何,她想要自食其力。

明年温小利就可以拿到香港永久居民身份证了,十二年寻找身份之路何其漫长,我们祝福像温小利一样的新移民们有更好的生活,能够更快地融入香港社会。

后记:

十位香港草根,十个精彩故事,通过人民网完整呈现在网友面前。非常感谢这十位香港草根朋友对人民网的信任和支持,也非常感谢广大网友的热情关注。

人民网策划“走近香港草根”系列报道,源于想了解香港社会的朴素心理。最普通的草根,才能反映最真实的香港。83岁的老婆婆刘秀娟卖报长达60载。她说:“我虽然年纪大了,但觉得我还能养活自己”。老婆婆的话,让人震撼。

十位香港草根,除了必须包含老中青三代的硬性要求,全部随机采访。这看似随意冒险的思维,恰是创作真实的需要。每一位草根,都有一个看似平凡却生动鲜活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是香港活生生的写照。八旗相馆老板爱新觉罗?州棠,移居香港50年,时时不忘自己的满族身份和民族传统文化。州棠对根的眷恋,让人感动。

“走近香港草根”系列,报道香港当下,也折射香港回归十五年的艰难历程。嫁到香港11年的四川女性温小利,称自己没有一位香港本地朋友。内地人和香港人,融入融合的步伐依然艰难漫长。温小利已经学会了广东话,女儿也上了小学。新移民温小利的未来,更让人期待。

“走近香港草根”,只是采访香港的开始。香港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人一物,人民网都愿一个个走近。走近才能沟通,沟通就可能融入。人民网在香港,目标正是全面的融入和真正的本土化。

这一天,一定会到来。

 

相关链接:

“走近香港草根”系列报道之一:香港“八旗相馆”三十年不倒秘密

“走近香港草根”系列报道之二:香港“80后”创业青年的生意哲学

“走近香港草根”系列报道之三:香港83岁“报婆”刘秀娟

“走近香港草根”系列报道之四:香港“最具个性书店”老板黄天微

“走近香港草根”系列报道之五:香港女人张爱雯和少年犯的故事

“走近香港草根”系列报道之六:专访卖名牌衣服的香港女孩

“走近香港草根”系列报道之七:一个香港吸毒男人的昨天和今天

“走近香港草根”系列报道之八:香港创意馆职员黄缈诗

“走近香港草根”系列报道之九:香港卖玉老人陈伯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