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学文凭考试(文凭试)下的中文卷去年达标率低,被考生称为“死亡之卷”、升大学的“绊脚石”。今年整体成绩略改善,但一些尖子生乃至“状元”均表示怵怕中文科,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
“中文科好难,因为考试有很多张分卷要处理,作文和口语容易离题。”今届文凭试刚刚放榜,取得7科5**级最佳成绩、来自皇仁中学的状元陈宏禧自认中文水平不俗,但直言考前最担心中文科。
另一状元、圣保罗男女中学的郑月怡也透露对中文科没报太大信心,考前有太多东西要温习,还曾请姐姐充当中文补习老师。同校获得6科5**成绩的学生蔡伟德和罗锐潜就表示,中文科考卷的灵活性,让他们难以评估自己发挥得如何。
文凭试有四大核心科目,即中国语文、英国语文、数学和通识教育,考生须取得至少“3322”的成绩,才符合香港学士学位课程的入学要求。去年首届文凭试中,日校生中文科达3级的比率只有49.8%,为各核心科目中最低。
今年达3级的比率提升2.5个百分点至52.3%,超过英文科的48.8%实现逆转。但官方资料显示,今年20位英文科考获5**的考生,在中文科遭遇“滑铁卢”未达3级,因此无缘香港八间资助院校。
首届文凭试中文科的“惨状”为香港一些传统名校、尤其是英文中学敲响了警钟。据港媒报道,拔萃女书院考生英文科百分百达4级,中文科则只有九成四达3级或以上,不过较去年上升一成,与学校有针对性地加强训练不无关系。
在文凭试考试制度下,中文科共有5张卷,包括阅读、写作、听力、口语和校本评核。香港教育评议会副主席何汉权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指出,不少学生反映读和说两部分较难。
他认为应恢复“教改”前的中文科范文教学,特别是文言文,不少学生视之为“死穴”;以广东话进行口试亦值得商榷,因标准模煳;此外建议压缩5张考卷,以及取消校本评核,减轻师生负担。
何汉权称,通过老师反馈,感觉到这几年学生的中文写作水平一路下降。风采中学校长曹启乐则表示,从一些本地和国际评估指标来看,港生语文水平基本稳定。不过二人均认同,目前中文科的工具性过强而人文性弱,好像患上“骨质疏松”,而中文能力应突出欣赏、创作,并兼顾应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