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4月4日,第七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以国家基本法律形式落实了“一国两制”伟大构想。1997年7月1日,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基本法作为国家意志的体现,开始在港实施。香港从此如巨轮入海,劈波斩浪,开启了“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新航程。
二十又五年,弹指一挥间。基本法所体现的“一国两制”已由当初的伟大构想,变成今天举世公认的光辉实践。回归以来,中央政府严格按照基本法办事,认真履行宪制责任。特区政府认真执行基本法,团结带领香港同胞,攻坚克难,砥砺奋进。在中央政府、祖国内地的大力支持下,在香港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下,香港沉着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妥善处理一系列重大问题,保持了社会大局稳定,实现了经济繁荣、民主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实践证明,基本法是一部经得起实践检验的好法律,是香港保持繁荣稳定、继续向前迈进的坚实基础。
回顾基本法历时四年零八个月的起草过程,充分体现了民主开放、理性协商、凝聚共识的精神。在起草委员会59名委员中,有来自香港各方面人士23名;起草委员会在香港成立由180位各界人士组成的基本法咨询委员会,广泛收集香港社会各界意见和建议;基本法草案反复多次在港广泛征求意见,香港各界人士共提出近8万份意见和建议。可以说,香港基本法体现了包括香港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意志,凝聚了香港各界人士的集体智慧,是名副其实的“香港共识”。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要全面理解、贯彻执行基本法,就必须认清基本法是中国的法律、是在中国领土上实施的法律这一根本事实。制定基本法,是中国作为主权国家依据本国宪法,决定对恢复行使主权后的香港采取什么管理方式的立法行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为制定香港基本法提供了法律依据。香港基本法与宪法是子法和母法的关系,两者共同构成香港的宪制基础。唯有认清这一根本事实,才能厘清中央全面管治权与香港特区高度自治权的法律边界,才能自觉维护宪法的权威地位和最高效力,才能切实尊重全国人大常委会依据基本法作出的“8·31”决定,也才能分辨企图将“两制”凌驾于“一国”之上、将香港排除在中国宪法适用范围之外的险恶用心。
“国有常法,虽危不乱。”严格依照宪法和基本法办事,是法治的最基本要求,也是“一国两制”赖以成功的基础。回归以来无数事实证明,切实尊重法治,严格依法办事,是香港保持繁荣稳定的重要法宝。只要拥护基本法、维护基本法、遵守基本法,香港就能长治久安,保持繁荣稳定;妄图挑战基本法、背离基本法、曲解基本法,香港就会纷争迭起,永无宁日。香港社会素有崇尚法治的优良传统。但是,无论是去年爆发的“占中”非法集会,还是近期出现的“反水货客”暴力脱序行为,乃至一些人在酝酿的“辞职公投”和“全民投票”的政治图谋,都是对基本法的漠视、对法治的破坏,其结果只能是祸港乱港,严重损害700万香港市民的整体利益和切身权益。
按照基本法和“8·31”决定,特区政府将向立法会提出修改行政长官产生办法的议案,香港政改“五步曲”即将迈出关键的第三步。如果2017年能顺利实现行政长官普选,香港的政制发展、民主深化将开启新航程;如果普选方案在立法会被否决,香港民主发展将原地踏步,社会将继续被撕裂,矛盾将进一步激化,经济发展将受到严重影响。
针对近期香港政制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争议,国家主席习近平强调,香港政制发展应该从本地实际出发,依法有序进行;应该有利于居民安居乐业,有利于社会繁荣稳定,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国家领导人在不同场合、以不同方式,对广大香港同胞表达殷切希望。无论特区政府开展的两次公众咨询结果,还是近期香港多份权威民调,都非常清晰地显示,在基本法和“8·31”决定框架下落实行政长官普选,已是香港社会的主流民意、最大共识。尊重共识、顺应民意是政治人物应有的道义责任,香港一些政治团体、政治人物应理性务实,把握机遇,在普选问题上作出明智正确的选择,确保香港政制发展在基本法规定的轨道上稳步推进。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一国两制”是没有先例的政治制度,在实践中出现新情况、新问题,产生不同意见都是正常的。只要以宪法和基本法为依归,严格依法办事,就能解决问题、化解歧见。香港即将迎来回归祖国18周年。站在新的历史关键点上,香港各界理应把握良机,在关键时刻作出无愧历史、无愧后人的正确抉择,与祖国内地携手并肩,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