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江湖”密码:金庸与“大一统”--港澳--人民网
人民网>>港澳

解读“江湖”密码:金庸与“大一统”

2013年07月08日15:08    来源:羊城晚报    手机看新闻

在《偶像的黄昏》一文中,傅国涌先生揭出“构成金庸复杂思想的”之“四个主要精神源头”,其三:“民族主义(大中国主义)情结,对古老的大一统之梦不懈的追求。”

说金庸身上有着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我无异词。至于金庸“对古老的大一统之梦不懈的追求”,真不知从何说起。

我很奇怪,就在傅先生这篇《偶像的黄昏》中,居然还有这样的字句:“金庸小说中常常出现‘千秋万载,一统江湖’的口号,不过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另一种说法而已。”这话,我很赞成。傅先生能看到这点,我很佩服。假如真像傅国涌说的那样,金庸“不懈追求”一个“古老的大一统之梦”,对于“一统江湖”,必然欢欣鼓舞,至少,乐见其成。但看《笑傲》一书,对“一统江湖”,它的作者,又是抱着何种态度?一个人,如果不懈追求着“古老的大一统之梦”,怎么可能写出《笑傲江湖》?

判断一个人是否追求大一统之梦,首先看他对历史上第一个成功“一统江湖”的嬴政的评价。从20世纪后半叶以来,凡是认同、追求“大一统”的人,没有不对秦始皇顶礼膜拜的。一个人,只要对秦始皇持批判否定的态度,绝不至于看重什么“古老的大一统之梦”。

金庸对秦始皇,什么态度?“秦始皇要烧尽普天下的书籍。这强力的摧残,使得春秋战国时代百家争鸣的学术、黄金时代风消云散,……如果秦朝延长到二三百年,很难想像今日的中华民族是否依然存在。”“柏杨认为秦始皇很好,我认为秦始皇坏到透顶,我们辩论得好剧烈,他认为秦始皇统一中国,把一些乱七八糟的小国统一成为一个国家,所以秦始皇对中国有贡献。……我说你是受到洗脑。……张艺谋拍《英雄》一塌糊涂。”金庸,比柏杨,更不在意“古老的大一统之梦”。

金庸也还说过:“我相信中国最大多数人民所盼望的,就是希望大陆和台湾将来终于能够和平统一,组成一个独立、民主、中立,人民享有言论自由、企业自由、人民权利获得充分保障的民族和睦政府。我这一生如能亲眼见到这样的一个统一的政府出现,实在是毕生最大的愿望。”这段话,也被傅国涌先生引用在《偶像的黄昏》里,居然给当作金庸“对古老的大一统之梦不懈追求”的证据,真不知从何说起啊。

是的,金庸此言确有“大一统”味道,但金庸想要见到的,是通过“和平”手段所建立的“这样”一个统一的中国政府。“古老的大一统之梦”可不在乎和平与否。

不少西方学者,怀抱着与金庸相似的梦想,套用金庸的话,就是:希望欧洲各国各民族将来终于能够和平统一,组成一个独立、民主、中立,人民享有言论自由、企业自由、人民权利获得充分保障的民族和睦政府。提出这种主张的欧洲学者们,追求的也不是中国式的“大一统之梦”。

金庸并不完全反对“一统”。欧洲这60年走过的“一统”之路,金庸应该可以赞成的。

在欧洲,与任我行的“一统江湖”相对应的,是希特勒那种形式的“统一欧洲”。推进“一统”的每一步,都充满血腥。“一统”告成之日,人民的各项权利与自由必被剥夺殆尽,沦为黔首,屁民。希特勒是这样,斯大林也是这样。任我行如此,秦始皇同样如此。

金庸不反对华夏之“一统”,但他必然反对任我行、秦始皇那样的“一统江湖”。

分享到:
(责编:周琳(实习生)、刘洁妍)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