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港澳

记住乡愁,留住家园——回归15年澳门民间文物保育记事

刘畅 赵博 钱春弦

2014年12月10日08:19    来源:新华网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记住乡愁,留住家园——回归15年澳门民间文物保育记事

  新华网澳门12月9日电(记者刘畅 赵博 钱春弦)“对澳门人来说,澳门博物馆就像是自家的会客厅。客人来到澳门,要先在这里看看我们这个‘家’的历史。”澳门博物馆馆长陈迎宪对新华社记者说。

  在位于澳门半岛城区中心的炮台山上,白色花岗岩立面的澳门博物馆与不远处的圣保禄炮台、大三巴牌坊等世界文化遗产默默对视。

  和很多以城市名字命名的博物馆一样,这是一座讲述澳门通史的综合性博物馆;但与世界上多数公立博物馆不同的是,这里所展示的文物大多数来自本地市民家庭。

  “建博物馆容易,但当时可以展示的文物非常缺乏,靠葡国政府转交的部分文物,根本撑不起博物馆的展览。”陈迎宪说。因此,澳门博物馆不得不向市民征集大家的私家藏品。

  征集工作出人意料的顺利。“因为那时候就要回归了,澳门人认为自己就是历史的见证人,希望自己的博物馆展览自家的东西。”陈迎宪说。

  在不到两年的征集中,澳门市民共向博物馆移交了数千件(组)文物,超过博物馆当年馆藏文物的半数。更为有趣的是,在博物馆对外开放后,市民的捐赠并没有停止。时至今日,澳门博物馆每3个月就会向社会公布一次最新捐赠者的名单。而博物馆则遵守着“所捐文物必将获永久、健康保存”的承诺。

  馆藏文物征集活动,带动了澳门居民认识文物、捐赠文物、保护文物的热潮。民间文物保育渐成这个城市文化氛围的一部分。

  2005年“澳门历史城区”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世界目光聚焦澳门。加上回归后“澳人治澳”带来的政治自信,澳门人的文化自觉意识空前提高。与此同时,澳门经济进入高速增长期,城市发展与古迹保护之间的矛盾开始凸显。

  这一时期,澳门市民自发成立文化遗产保育社团,表达自己的文化主张,参与政府政策制定,为留住“老澳门”的风华尽力。

  2004年,19岁的澳门大学学生谭志广和一帮志同道合的青年朋友,共同组建了“文物大使”协会。这个重点吸收15岁至25岁青年人入会的社团,是澳门十余个文物保育社团中平均年龄最小的一个。

  不过年轻的“大使”们却力道不浅。从大三巴到妈阁庙,从博物馆到老教堂,经过培训的青年导游义工向游客免费介绍澳门的历史沧桑;旧城改造,老建筑“保还是拆”,他们向决策者提出自己的见解;行政长官选举大幕拉开,“大使”们凝聚智慧、上书竞选人,对本澳文化遗产政策提出建议……

  今年澳门《城市规划法》和《文化遗产保护法》开始实施。而最令谭志广感到自豪的是,“大使协会”的一些意见得到了采纳。谭志广同时认为,新的文遗法规定,澳门居民有权建议政府评定有文化价值的不动产,这为民间人士主动参与文物保育打开言路,这是个好的开始。

  “400多年来的文化积淀,让澳门由一个小渔村蜕变为世界遗产之城,历史城区、教堂、炮台、庙宇、民居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丰厚遗产,作为澳门的下一代,只有留住这份乡愁,才能守护完整的精神家园。”谭志广说。

  “以前我以为澳门是死城一个,只有博彩业,当上文物大使后,才留意到澳门也有这么多宝贵的历史遗产。”一位从文物导赏班“毕业”的学员如此留言。

  如今29岁的谭志广已是特区政府的一名基层公务员。10年来,文物保育之于他,已不仅仅是一分“义工”,更打开了这位年轻人的学术之门。在攻读硕士阶段,他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学术专著《澳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争执与政策》,这本书现已成为澳门保育政策制定的重要参考资料。

  时光走过了10年,但阳光、青春、积极、乐观,仍然是协会不变的特质。打开协会的网站,一首好听的轻摇滚会歌《年代》表达着澳门年轻人对保护古迹、传承文化的思考:“陪伴我走过大时代,陪伴我开创着未来。维护信念永远不会改,仍然能一起再喝彩。维护过,就算已千百载,仍然毋惧岁月变改……”

分享到:
(责编:刘洁妍、郑青亭)

相关专题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