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港澳

多元艺术在此交响——探访香港西九文化区

2019年09月24日15:13 | 来源:新华网
小字号

  新华社香港9月24日电 题:多元艺术在此交响——探访香港西九文化区

  新华社记者章利新、周文其

  粤剧折子戏《再世红梅记之脱穽救裴》《穆桂英招亲》,粤曲选段《凤仪亭》《穆瓜腔》……90分钟的表演中,精彩的粤剧表演,加上普洱茶和广式点心、中英文字幕、主持人深入浅出的解说,构成了粤剧艺术的一种全新打开方式。

  受邀访港的内地记者团近日走进香港戏曲中心的茶馆剧场,近距离欣赏年轻粤剧演员和乐师打造的“粤·乐·茶韵”表演,体会昔日融合戏曲表演的茶馆文化。表演结束后,不少外国观众仍逗留在剧场外,比划着粤剧中的动作和身段,不愿离去。

  戏曲中心外形酷似中国传统灯笼,大门造型如缓缓拉开的舞台帷幕。作为香港西九文化区第一座落成的表演艺术场地,该中心致力于保育、推广和发展戏曲文化。今年年初开幕之际,粤剧大戏《再世红梅记》连演十场,3万多观众争抢9000张票,再次证明粤剧在香港的深厚文化根基。

  今年9月30日,适逢粤剧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十周年,戏曲中心精心准备了各地粤剧戏码,展示粤港澳三地粤剧老倌、演员的功架和魅力。

  西九文化区管理局董事局主席唐英年指出,整个申遗过程成就了粤港澳三地的粤剧文化更深层次的交流,让各地相互观摩,各展所长。10年过去,戏曲中心的开幕让戏曲艺术拥有一个国际水平及规模的专属表演平台,标志着本地粤剧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中国戏剧家协会梅花奖艺术团今年3月来港献演,多位梅花奖得主为香港观众送上赣南采茶戏、越剧、豫剧等地方戏,同样受热捧,上座率达八成。“介绍内地各地戏曲给香港观众,提高大家的欣赏水平和文化修养,是我们的责任。目前已经有超过25种地方戏曲在这里登场。”香港西九文化区管理局表演艺术主管(戏曲)钟珍珍告诉记者。

  西九文化区坐落在维港旁边,是全球规模最大的文化项目之一,集艺术、教育及公共空间于一身。2013年开建至今,除戏曲中心外,区内的M+展亭、艺术公园、自由空间已经建成开放,M+博物馆、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等仍在建设中。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位于文化区西部,和戏曲中心东西呼应,共同守护传统艺术文化的传承。该博物馆开放后将长期展出故宫博物院的珍贵文物藏品,并通过多媒体展示、讲座、文创产品营销等方式展现故宫文化。

  西九文化区首席商务总监陈惠明透露,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建设顺利,目前主体建筑已经出地面,预计2022年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时能顺利开放。根据协议,北京故宫每年将借出不少于600套的珍贵文物在这里展出。如何展现文物,将由香港方面决定。

  据规划,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占地约1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逾3万平方米。馆内主要设施包括陈列展厅、临时展览厅、数字展示区、演讲厅、文化创意产品店等。

  今年6月启用的自由空间聚焦当代表演艺术,坐落在文化区艺术公园正中央,楼面面积约4424平方米,拥有室内和室外表演场地。作为一个进行当代艺术实验和探索的新平台,它将提供多种灵活的艺术表演空间。

  记者走进其中最大的剧场“大盒”时,那里刚结束赖声川导演的《如梦之梦》的第二十七场演出,工作人员正在为林奕华导演的音乐剧《梁祝》重新布置场地。

  西九文化区管理局表演艺术主管(戏剧)刘祺丰说,这个演出空间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有规定的表演区,观众席可以自由布置,适应不同演出的需要。“我们希望这里的演出能创造一个舒服的环境,吸引新的观众走进剧场,培育下一代的观众。”

  仍在建设中的M+博物馆预计明年11月对外开放,将打造新型的当代视觉文化博物馆,致力于收藏、展示与诠释20世纪及21世纪的视觉艺术、设计及建筑、流动影像,以及香港视觉文化。

  据管理方介绍,目前博物馆已经收藏了约7000件视觉艺术品,其中华人艺术家的作品占一半左右,而最重要的藏品是1972年到2012年的众多中国当代艺术作品。管理方预计开馆第一年参观者将达200万人次,将吸纳大量粤港澳大湾区的观众。

  陈惠明说,香港艺术活动发达,表演众多,但是缺乏展示场地和空间。我们希望,无论传统艺术还是现代艺术,无论大众艺术还是小众艺术,都可以在西九文化区有世界级的展示场地,拥有自己的舞台。

  “到2025年左右,文化区的硬件设施建设基本完成。但艺术推广和文化建设是一个长远的过程,有了场地仅仅是开始。”陈惠明说。

(责编:刘晗璐(实习生)、刘洁妍)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