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港澳

澳门大学:有了新校区 实现新发展(濠江在线)

本报记者  程  龙  王  尧
2020年01月19日05:04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澳门大学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中,研究人员在做实验。
  资料图片

  珠海澳大科技研究院。
  资料图片

  澳门大学横琴校区鸟瞰图。
  资料图片

  核心阅读

  10多年来,背倚横琴山,远望氹仔岛,澳门大学横琴校区弥补了澳门大学原本地域狭小的不足,为其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极具现代气息的澳门大学图书馆外,一块纯白的奠基石形似翻开的书本,无声地见证着澳门大学横琴校区的建设与发展,“横琴岛澳门大学新校区奠基——二零零九年十二月二十日”的字样引人注目。

  2009年澳门回归祖国10周年前夕,作为澳门与横琴新区合作的第一个项目,澳门大学横琴校区应运而生。落地在珠海横琴的新校区,建设期间适用内地法律,建成后交给澳门管辖,2014年澳门大学师生迁入新校园。

  迈入新的发展阶段

  如果在地图软件上搜索“澳门大学”,你会惊奇地发现,澳门大学并不在澳门,而是在与澳门一河之隔的珠海市横琴新区,一个1.09平方公里、形状类似梯形的区域上明确写着“澳门大学横琴校区(由澳门特区实施管辖)”。

  从澳门繁华的市中心驱车经西湾大桥一路往南,半小时车程就到了与澳门隔水相望、隧道直通的澳门大学横琴校区。

  学校鸟语花香、环境清幽。在行政楼一楼大厅,一个校园全景沙盘模型展示着澳大的全貌。“我们以E、W、S、N这4个字母标记4个不同方位的建筑,分别承担着学术科研、教学、学生生活等不同功能。”澳门大学传讯部总监张惠琴介绍说:“东区主要有图书馆、中央教学楼等,南区有研究生和教职员宿舍,西区是书院区,北区有科研大楼、行政楼、体育设施和大学会堂。”

  在操场、在教室,来自世界各地的莘莘学子挥洒着青春,校园巴士来回穿行。一座现代化、国际化的高等学府成为万千学子向往之地,也为澳门这座城市带来新的活力。

  曾经,如此美丽宽阔的新校园对澳门大学师生来说只是一种奢侈的想象。澳大旧校园栖身于氹仔的大潭山与小潭山间,校园面积仅有0.05平方公里。澳门大学校长宋永华称之为“社区大学”,“因为学生下课之后只能回家继续学习,学校的教学设施严重不足”。

  2009年4月,澳门特区政府正式向国务院提交报告,请求中央政府同意澳门大学在珠海横琴岛建设新校区;2009年6月,中央批准澳门大学在广东珠海横琴岛上建设新校区,并授权特别行政区政府在新校区内实施澳门法律和行政体系;澳大新校园于2009年12月20日奠基;2014年8月,澳大正式完成了迁校,搬入横琴校区。

  在澳门大学度过了3年研究生时光的王佶腾对此颇有感触:“澳大美丽的新校园以及一流的校园设施,几乎满足了我对完美大学生活的所有想象。除了世界一流的住宿环境以及海边图书馆外,澳大还有非常多元的体育运动设施,健身房、游泳馆、攀岩墙、射箭场、沙滩排球场,一应俱全。”

  一排古香古色的四合院式建筑坐落在澳门大学北边,这就是澳门大学的住宿式书院。学生们在书院同宿共膳,共同生活,举办各类活动。在澳门大学的求学记忆中,最让张博岚难忘的是书院制度。“书院里经常举办不同的跨文化、跨学科交流活动,你的室友来自不同专业、不同国家,能够很好地跨文化交流,你认识一个外国人,就会了解他背后的文化。” 在新校区,澳门大学建立了庞大且独特的书院制度系统,目前建有曹光彪书院、郑裕彤书院等10所书院。书院多以爱国爱港、爱国爱澳人士冠名,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加强师生间的交流互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新校区的建设,使澳门大学迈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宋永华感慨地说,“是中央的大力支持和‘一国两制’的先行先试,成就了现在的澳门大学。”

  文化多元 接轨世界

  2019年12月20日的澳门,满城喜庆,热闹非凡。上午8时许,在澳大莲花广场,澳门大学国旗仪仗队和清华大学国旗仪仗队、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国旗护卫队共同举办“双手护国旗,铁肩承两制”京浙澳大学生回归纪念日联合升旗仪式,雄浑嘹亮的歌声回荡在校园。参与的师生们手持国旗与区旗高声合唱,并在仪式后于国旗下合影留念。

  就读于澳大计算机专业的澳门大学国旗仪仗队副队长何挺南是澳大第一批仪仗队员,升旗于他而言早已超出最初“训练仪容”的目的。“每当国旗与区旗一起升起时,都会让我强烈地感觉到自己与澳门、与国家的联系。那种融入血液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激励我做更好的自己,将来为国家繁荣做贡献。”

  “在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的日子里,我们请内地的兄弟高校与澳大师生一起庆祝,具有格外特殊的意义。”澳大学生事务长彭执中说,通过开展升旗这样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能够引导学生自觉传承和弘扬爱国爱澳精神。

  “爱国爱澳是根基,同时我们也面向世界,与世界接轨。”有着丰富国外高校管理和教学经验的宋永华认为,澳门大学本身是一所多元文化融合的国际化大学,国际化是它的基因和优势。

  澳门是中西文化交融之地,澳门大学也积极发挥国际化优势,支持澳门作为中国与葡语国家之间联系的桥梁,澳门大学的葡萄牙语系是葡萄牙和巴西以外最大、最强的葡萄牙语教学系。澳门大学超过八成老师来自世界各地,目前与超过30个国家和地区的230所高等院校签订合作协议,学生可以选择到全球150多所高等院校交流和学习,体验不同文化的教学和生活。

  张博岚参加的澳门同济慈善会“中葡双语法律人才计划”正是澳门大学国际化优势的具体体现,她3年的研究生时光,有两年在葡萄牙度过。“我当初去葡萄牙的时候,一个葡语单词都不会说,我的房东英语也不行,我不得不逼着自己好好学葡语,最后拿到了葡语C1等级证书。”近10年来,该项目已培养近百名熟悉中葡双语以及葡萄牙法律制度和澳门本地法律的优秀人才。

  建设湾区 融入大局

  从澳门大学向东北方向的横琴新区望去,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基础建设如火如荼。2019年3月15日,澳门大学与珠海横琴新区管委会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在横琴设立5个研发中心和1个商务培训中心,共建横琴·澳门大学产学研示范基地,这是澳门大学积极参与“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建设、全力配合澳门参与大湾区建设的重要一步。

  目前,澳门大学是大湾区西岸唯一有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公立大学,分别聚焦微电子、中医药和智慧城市物联网。科技学院电机与电脑工程专业的林楠来自吉林省,他所在的正是智慧城市物联网国家重点实验室。“澳大国际化和全英文教学环境以及一流的实验室让我过得非常充实。尤其是借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东风,各个实验室新项目上得非常快。”

  “我的研究方向是深度学习,参与的一个项目是一款智慧能源终端设备的研发,这个系统可以是一个房间,也可以是一栋楼,甚至是一座城市。”说起自己的研究方向,林楠有说不完的话,“澳门正在建设智慧城市,大湾区其他城市也有先行者,我们的研究正是基于这些需求。”

  兼任该实验室主任的宋永华说,实验室将充分发挥优势,促进澳门城市内部各物网的智能化和联通,进一步完善粤港澳大湾区的互联互通、深入融合,在湾区城市群形成多都市联网,促进粤港澳大湾区深度融合发展。

  “来澳门是缘分,在这里生活时间长了,更喜欢这里了。”今年即将毕业的林楠最近还在实验室忙碌着,他已经下定决心要留在大湾区从事互联网领域的工作。“导师也鼓励我把研究成果落地,实验室在资金等方面也有支持。不管是创业还是就业,大湾区对我来说都是绝佳选择。”

  “澳门大学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受益者,也是参与者,这对澳门大学来说也是难得的机遇。澳门大学正主动发挥‘特区大学、特殊使命、特别地位、特色办学’的优势,全力配合澳门参与大湾区建设,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接任校长一职两年的宋永华说。

  版式设计:沈亦伶


  《 人民日报 》( 2020年01月19日 06 版)

(责编:冯粒、杨牧)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