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6月3日电 据香港大公报报道,香港财政司司长曾俊华在其网志中提到,内地与香港已经过30年发展,高度融合已经是事实,人民币业务发展是近年来两地经济互惠互利、创造双赢最佳例子。他指出,香港是全世界最早起步的离岸人民币中心,即使人民币未来能实施自由兑换,香港仍能凭先驱优势占先。
曾俊华在网志中提到,两地经济融合可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上世纪80年代初国家落实改革开放,吸引香港工业北上,及后内地企业来港设立代办处,以“窗口公司”通往世界各地的“窗口”。至了90年代,内地经济发展迅速,为香港提供庞大的生产力,亦成为了香港主要市场,为香港专业服务提供庞大商机。
至21世纪,国家正式迈进国际市场,不少国内企业成功利用香港这个跳板“走出去”,而香港在内地金融市场改革和人民币业务国际化两方面,亦肩负重要角色。他举例指出,中国石化、中国移动等具规模的企业,都是透过在香港集资上市,而华大基因、水晶石科技等在落户香港后,亦利用香港在市场推广及打造品牌的优势,成功打进国际市场。
他认为,人民币业务发展是近年来两地经济互惠互利、创造双赢的最佳例子,香港为国家的资本项目提供了一个风险可控的测试平台,大力推动人民币跨境使用,并为香港金融业造成庞大机遇,成为世界上最早起步的离岸人民币中心,即使未来人民币实施自由兑换,香港仍然能够凭先驱优势占先。
曾俊华还说,回顾两地过去30年的发展,不能否认两地经济已经高度融合的事实,过程之中双方均有所得,相信顺着这一条路径展望未来,将能够更踏实地计划香港的发展路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