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香港浸会大学副教授邱建文在出舱口挥手。当日17时左右,搭载香港浸会大学副教授邱建文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返回母船,潜水器同时带回了蜘蛛蟹和冷珊瑚等珍贵海底样品。 新华社记者 张旭东 摄
香港浸会大学生物系副教授邱建文日前搭乘在南海执行首个试验性应用航次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下潜。在“蛟龙”号30日避风期间,他向记者讲述了自己的下潜经历。
记者:您是如何申请搭乘“蛟龙”号下潜的?
邱建文:此前,我得到“蛟龙”号将有一个航段在南海下潜的通知,我抱着试试看的想法递交了申请,没觉得自己一定能被选中。因此,当得到通知去无锡培训时,我很兴奋,终于有机会可以目睹和体验深海生态系统的景象。
到了船上,能不能下潜由天气、个人身体状况等多种因素决定,有担心自己会下不去,白来了。当得到通知让我下潜时,期盼的感觉更强烈,因为我以前只在书里和电影里见识过深海,实际是什么样子却从来没见过。
记者:您在下潜过程中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象?
邱建文:下潜当天,8时40分左右,进到“蛟龙”号里感觉挺闷热。看仪表盘发现温度是29.7度,感觉像三十五六度,潜航员和我都在流汗。关了舱门后,下吊过程很顺利。原以为下到海面会颠簸,我抓紧了坐垫上方的扶手,但实际上没觉得颠簸。
一开始窗外很光亮,海面一道道白色的光柱平行地往下照,背景是蓝色。下到四五十米就没有光柱了,舱内也只有仪表盘亮着。潜航员打亮了外头的灯,我看到一些很小的水母,类似于水蚤的桡足类,还有大颗灰尘状、亮亮的颗粒,就像阳光照进屋子里一样。在潜水器探照灯光中,它们就像繁星一样。
下潜速度大约每分钟35米,潜水器很稳,因为是无动力下潜,只能听见说话的声音。开始我不太敢跟潜航员说话,他们在跟上面联系,看仪表盘,后来三个人就聊起来了。最终我们落在了一个1300多米深的谷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