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港澳

港大新任“洋校长”为何引争议?

郭晓桐

2013年10月08日23:56    来源:人民网    手机看新闻

一石激起千层浪,第十五任香港大学校长在一片争议声中任命。若不计2000-2002年以过渡性质担任港大校长的戴义安,英国学者马斐森则成为香港大学41年来首位非华人校长,其“洋人”身份格外引人关注。香港是高度国际化且具有包容精神的城市,本地高等学府以贤德才学任人,不谓性别,不谓国籍,为何马斐森出任香港大学校长却引来如此之多争论?

争议的焦点之一,则是这位新校长被指缺乏对于香港、中国内地和亚洲地区的了解。毕竟,香港大学作为香港历史最久的百年老校,虽拥有浓厚的英式传统,但自1972年起校长的人选一直着意寻找华裔人士。纵观港大校长的历史,第一位华人校长黄丽松教授、之后的郑耀宗教授、现任校长徐立之教授,都长于香港、读于香港,留洋后又回到香港为教育尽心尽力。而如今,维持多年的华人面孔突然改变,难免会引来猜测。

这样的改变,对于港大这所享有国际声誉的学府来说,是需要经过周全的考虑后才可做出的决定。因为一个好的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精神领袖,他将指引着学校学术、教育发展方向与潮流。近半个世纪以来,华人校长为港大建立起了深厚的中西文化底蕴,让学校、学生与这座城市一起成长;然而,国际化视野也是香港大学跻身世界高校前列的重要因素。校长是否一定为华人,倒不应成为限制。相反,这位英国新校长的加入,可为港大注入更多全球化元素,以其西方的管理经验和学术视野,将带来怎样的新的风貌,确实值得期待。

不过,想要做好一所高等学府的校长可不容易。例如,哈佛大学首位女校长凯瑟琳?德鲁?吉尔平?福斯特曾是哈佛拉德克利夫学院的院长,但上任校长之后她坦言,做院长和校长有很大的不同。她需要处理与市长、国会、联邦政府之间的关系,工作并非简单规模上的扩大,而是一项全新的事业。而从港大新校长马斐森的个人简历上看,他自2004年起担任英国布里斯托大学医科及牙科学院院长,且与香港学术界的合作并不多。正因如此,马斐森在与港大教职员、学生和校友的见面会上,面对质疑,公开承认了自己的对中文、香港、亚洲的认识不足,称将会以其沟通能力和学习能力等优势来弥补。

除了拥有学术成就、行政管理才能、全球视野之外,大学校长还需要处理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多重关系,深谙学校的历史,也要把握社会的脉搏。香港,虽是一个国际化大都市,但仍然有其华人社会的特殊性;香港大学,虽已跻身国际名校行列,但仍然根治于香港本土,注重培养本地人才。不得不说,熟悉香港和亚洲文化,是这位“洋人”新校长将要面临的最重要的挑战之一。

分享到:
(责编:潘旭海)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