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港澳

意大利国宝画作《维纳斯》首次在香港展出

2013年10月23日13:30    来源:人民网-港澳频道    手机看新闻
波提切利《维纳斯》
波提切利《维纳斯》

  读过徐志摩的人或许都会为“翡冷翠”这个佛罗伦萨充满诗意的别名所陶醉。而文艺复兴运动最活跃最集中的地点,也是佛罗伦萨。“文艺复兴”在意大利语中为”Rinascimento”,源自”rinascrere”,有“重生”之意。

  达芬奇的同学

  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米开朗基罗的《创世纪》和拉斐尔的《西斯庭圣母》,这些佛罗伦萨画派画家们在文艺复兴中期创作的作品,都已成为人类历史上熠熠生辉的艺术珍宝。而此次来香港展出的《维纳斯》,则是佛罗伦萨画派的代表人物——桑德罗?波提切利在文艺复兴早期的作品。

  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总监罗诺德(Florian Knothe)博士向笔者简要介绍了波提切利的生平。“桑德罗·波提切利于1445年3月出生于意大利佛罗伦萨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原名为亚历桑德罗·菲利佩皮,波提切利只是他的一个绰号,意为‘小桶’。波提切利早年跟随画家弗拉·菲利普·利比(Fra Filippo lippi)学习绘画。利比哥特式的绘画手法,对三维立体的把握以及对人物细节的重视都对波提切利日后的绘画风格造成了重要的影响。除此之外,波提切利还曾师从安德烈·德尔·韦罗基奥(Andrea del Verrocchio),这也让他与比他小7岁的达芬奇成为了同学。”

  两个维纳斯

  波提切利之后在1470年自立门户,在佛洛伦萨开设个人的绘画工作室。虽然波提切利有很多宗教类型的题材的绘画,但是其最为人熟知的还是神话题材的画作。在佛罗伦萨美第奇家族的赏识下,波提切利于1482年为美第奇家族创作出了他最为人所熟知的一幅画作——《春》 (Primavera)。不久之后的1484到1486年期间,波提切利创作出其艺术生涯中另一幅旷世巨作——《维纳斯的诞生》(The Birth of Venus)。

  此次来香港展出的是波提切利在约1482年完成的《维纳斯》(Venus)。“这幅画与《维纳斯的诞生》中维纳斯的原型是同一名女子,她叫西蒙内塔·韦斯普奇(Simonetta Vespucci),在15世纪晚期移居佛罗伦萨,并在文艺复兴早期与波提切利相识。在文艺复兴时期,乃至后来的几个世纪中,她都被誉为整个文艺复兴时期最美丽的女子。她因为肺结核病逝的时候只有22岁。在韦斯普奇病逝34年后的1510年,波提切利终于如愿以偿,被永远地埋葬了在她的身边。”意大利总领事馆驻香港及澳门总领事艾冷珊(Alessandra Schiavo)向记者介绍到,“现在在意大利发行的10分面值的欧元硬币背面,你就能看到韦斯普奇在画中化身为维纳斯的美丽形象,而单凭这点,你也可以一窥波提切利以及他的画作在意大利的历史上占有多么重要的地位。”

  香港奇缘

  《维纳斯》在港的精彩亮相,让艾冷珊难掩内心的激动。“当我三年前来到香港的时候,让香港市民足不出户就可以近距离接触意大利的文化瑰宝的想法就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而现在终于实现了。”“这当然也得益于意大利领事馆文化处处长的大力支持和何超琼女士的无私赞助”,罗诺德博士趁机补充。当问到能否把《维纳斯的诞生》也借到香港进行展出时,艾冷珊女士打趣到:“那佛罗伦萨的民众应该会揭竿而起来反对我吧!”

  此次画展的赞助人何超琼也表示:“这个展览将给予香港大众一个难得的机会,一睹文艺复兴鼎盛时期风格的杰作,让市民欣赏及了解意大利伟大的艺术文化,同时也巩固了香港作为鉴赏、阐释及沿袭影响全球的欧洲艺术的重要枢纽。”

  《维纳斯》,这幅馆藏于意大利都灵萨包达美术馆的画作,已经过了5个多世纪的洗礼。与《维纳斯的诞生》中丰富的背景不同,这幅高170厘米的作品中,维纳斯身着薄如蝉翼的半透明纱质衣物,独自伫立在黑色的背景中。抹去了纷繁复杂的背景,这位在希腊罗马神话中象征爱情、美丽、孕育和繁荣的维纳斯跃然纸上。而将鸡蛋混入颜料的蛋彩画技法,也让这幅作品具有了层次丰富的色彩和朦胧柔和的半透明的质感。

  此幅画作将在10月18日至12月15日在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展出,市民朋友可以趁此机会,免费近距离观赏这幅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师级作品。据悉,在香港的展览结束后,此画还会转往澳门继续展出。(实习生 苏粤)

意大利总领事馆驻香港及澳门总领事艾冷珊
意大利总领事馆驻香港及澳门总领事艾冷珊
分享到:
(责编:刘洁妍、邓志慧)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